电脑桌面
添加今日妙笔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标签“思政”的相关文档,共187条
  • XX市教体局在全市思政课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XX市教体局在全市思政课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VIP

    XX市教体局在全市思政课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各位领导,同志们:党的XX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市近年来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大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取得良好成效。突出目标导向,高质量抓好顶层设计。自2019年起,××市先后6次召开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专题研讨会,连续4年将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列入××市社科理论专项课题和全市教育教学基础研究课题。理清三方面难点:由于大中小学分属不同管理主体,一体化推进组织协调难;由于不同老师知识素养、专业背景、讲授思路不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效对接难;由于缺少统一考核评价体系,教师参与积极性调动难。据此,××市制定了“四位一体”工作目标:形成一体化工作...

    2023-06-11712.71 KB2
  •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交流材料:国家功勋荣誉教育融入课程思政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交流材料:国家功勋荣誉教育融入课程思政VIP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交流材料:国家功勋荣誉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时代发展呼唤英雄人物,赶考之路更需榜样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党和国家先后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关于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意见》等法律条规,意在不断健全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在全社会营造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课程思政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应不断融入国家功勋荣誉教育的相关内容,实现国家功勋荣誉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夯实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助力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可堪大用的时代新人。一、融入基础:国家功勋荣誉教育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依据1.马克思主...

    2023-05-17531.25 KB3
  • 高校思政工作感悟

    高校思政工作感悟VIP

    高校思政工作感悟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承担着立德树人、固本铸魂的重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办好学校思政课的重要性,指出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并明确提出“八个统一”的方法论指导。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由此可见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学校思政课教学的相关文件,逐步凸显其科学性、人文性和学生主体性等价值趋向,提升思政课的引导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一、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

    2023-05-17833.81 KB1
  • 高校思政工作心得体会

    高校思政工作心得体会VIP

    高校思政工作心得体会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承担着立德树人、固本铸魂的重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办好学校思政课的重要性,指出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并明确提出“八个统一”的方法论指导。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由此可见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学校思政课教学的相关文件,逐步凸显其科学性、人文性和学生主体性等价值趋向,提升思政课的引导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一、学校思政课教学改...

    2023-05-17431.94 KB2
  • 思政教师培训材料

    思政教师培训材料VIP

    思政教师培训材料微传播即指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为传播媒介,以短小精悍的碎片化文字、视频为传播载体,以高效传播性、便捷交互性和广泛渗透性为传播特征的去中心化、碎片化、网格化的裂变式多级信息传播模式。微传播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高校应深入把握大学生群体所呈现的群体性特点和网络化趋向,突破以往大而全、广而泛的传播模“”“”式,采取微小鲜活、细致入微的新型传播模式,牢牢占据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在理想信念、理念思维、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方面增强话语的传播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属性与功能“在虚拟网络社会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以非虚拟”“”的对象化的形式存在,可承载教育功能和价值整合功能。1.“”坚守主流属性。意...

    2023-05-17321.48 KB2
  • 高校党课:上好平视一代大思政课

    高校党课:上好平视一代大思政VIP

    高校党课:上好平视一代大思政课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在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全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根本性转变。20XX年3月,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上好平视一代大思政”“”“”课,必须深入研究和把握平视一代与上好大思政课之间的逻辑关联,不断深化对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进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聚焦平视一代的新特征和新变化,不断探求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进路。“”一、上好平视一代大思政课的意义“”“”“”所谓平视一代是相对仰视一代俯视一代而提出的全新概念,其有机嵌套于历史与现实、...

    2023-05-17824.18 KB2
  • 高校党课: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

    高校党课: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VIP

    高校党课: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有利于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行动力量,进一步增强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信念,引导学生自觉做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一、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现实挑战1.不良社会思潮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新媒体不仅加速了信息传播,而且扩大了传播覆盖面。互联网信息传播一改传统教育的灌输方式,拓宽了学生自主选择、甄别信息的渠道。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其中20~39岁的人群占...

    2023-05-17524.03 KB2
  • 高校党课:努力在打造思政“金课”上下更大功夫

    高校党课:努力在打造思政“金课”上下更大功夫VIP

    高校党课:努力在打造思政“金课”上下更大功夫各位老师,同志们: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加强宣传教育和思想引导,切实在立德树人中实现发展,在守正创新中提高质量,在凝聚师生、引领社会上发挥应有作用,努力在打造思政“金课”上下更大功夫。下面,我谈几点意见,以供各位老师参考。一、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筑牢“培养什么人”的思想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站稳守好意...

    2023-05-17422.01 KB3
  • 关于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关于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VIP

    关于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初中生和高中生都正处在人生当中知识积累和道德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得到更有力且更连贯的道德指导。以前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思政课教学被严重割裂,学生在学习时无法很好地实现知识点和思想价值的长效巩固,这对学生本人以及思政课教育来说无疑是一种“双输”。初高中思政教师要以严肃的态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不断重视对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的研究和落实,从而为学生的持续道德发展提供一份应有的保障。一、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现状分析作为中学的两个构成阶段,初中和高中的课程在类别和内容上都有着很强的对接性,同类科目的知识基本上可以被视作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整体——这点在思政等社会性学科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很有开展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然...

    2023-05-17633.72 KB2
  • 关于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于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VIP

    关于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2022年x月xx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再次强调:“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2022年x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教基〔2022〕x号),也提出大力培养符合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师资。然而,对中小学思政教师队伍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长期以来对于其发展现状、专业成长、职业需求等方面的研究还较少。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中小学思政教师是基础,他们的专业化发展更是关键。对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他们专业发展...

    2023-05-17432.84 KB1
  •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工作思考与探索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工作思考与探索VIP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工作思考与探索近代中国政局内忧外患、百姓民不聊生,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同舟共济、艰苦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转变,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从百年探索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精神法宝,是每位共产党人不断践行初心和使命的行动指南,更是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在高校思政工作中,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与时俱进、历久弥新的重要思政元素,是高校思政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将红色基因和红色血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宝贵资源。一、伟大...

    2023-05-17317.31 KB2
  • 党课:依托地方红色文化提升思政教育质量

    党课:依托地方红色文化提升思政教育质量VIP

    党课:依托地方红色文化提升思政教育质量红色文化记载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见证了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照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方向的精神灯塔。地方红色文化是全国性红色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承载了各地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历史内容丰富,精神内核饱满。地方红色文化具有理论学习的说服力和社会实践的便利性,是身边触手可及的生动教材,有益于青年学生在对本土红色文化形成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同的过程中,领悟历史真理,汲取精神力量。一、地方红色文化的思政教育价值在我们党长期的革命斗争历程中,革命思想播撒大江南北,革命足迹遍布神州大地,孕育了各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这些地方红色文化特征鲜明、意义深远,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蕴含...

    2023-05-17321.69 KB3
  •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交流材料:国家功勋荣誉教育融入课程思政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交流材料:国家功勋荣誉教育融入课程思政VIP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交流材料:国家功勋荣誉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时代发展呼唤英雄人物,赶考之路更需榜样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党和国家先后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关于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意见》等法律条规,意在不断健全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在全社会营造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课程思政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应不断融入国家功勋荣誉教育的相关内容,实现国家功勋荣誉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夯实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助力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可堪大用的时代新人。一、融入基础:国家功勋荣誉教育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依据1.马克思主...

    2023-05-17715.78 KB1
  • 高校思政课建设交流材料

    高校思政课建设交流材料VIP

    高校思政课建设交流材料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构建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体系的总体发展目标,指出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教育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信息化为主导,面向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聚焦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等方面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是国家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新基建是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战略举措,也是推进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为高校思政课建设带来了新挑战与新机遇。一、教育新基建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建设面临的新挑战新时代,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系统...

    2023-05-17416.56 KB1
  • 高校思政课培训材料

    高校思政课培训材料VIP

    高校思政课培训材料所谓“共生”,是指不同种类的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现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物质构成,因此,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还广泛存在于社会系统中。同样,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课堂也存在普遍的共生现象,教师、教材、课堂、学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要素之间具有内在统一性,每一个要素都有其相应的功效,具有不可替代性。上述四维要素和谐共生、有机统一,形成良好的生态。观照思政课课堂运行过程,教学要素个性被忽视,其内部结构存在问题,以致于思政课课堂难以产生“共轭效应”。因此,亟待厘清四维要素的基本关系、重塑思政课课堂内部结构、探索课堂协同教学策略。一、共生理论下“四维一体”思政课课堂教学策略提出的...

    2023-05-17415.89 KB2
  • 高校思政工作感悟

    高校思政工作感悟VIP

    高校思政工作感悟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承担着立德树人、固本铸魂的重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办好学校思政课的重要性,指出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并明确提出“八个统一”的方法论指导。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由此可见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学校思政课教学的相关文件,逐步凸显其科学性、人文性和学生主体性等价值趋向,提升思政课的引导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一、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

    2023-05-17534.29 KB2
  • 高校思政工作培训材料:大数据时代如何做好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政工作培训材料:大数据时代如何做好思想政治教育VIP

    高校思政工作培训材料:大数据时代如何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思维方式主要是指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为中心、为对象、为“目的”的,因实践而思维、对实践而思维、为实践而思维的思维方式。大数据时代,数字技术的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等在引发社会实践变化的同时,也引起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思维的变化。要提升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要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思维方式,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开展思维方式上的变革。这种思维方式上的变革主要表现为传统思维向大数据思维的转向:一是从样本思维向整体思维的转变,即要学会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全员全程全方位中获取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二是从因果思维向关联思维的转变,即要以动态数据链为依据及时调整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三是从精确...

    2023-05-17715.15 KB2
  • 高校思政工作交流材料:加强青年责任教育

    高校思政工作交流材料:加强青年责任教育VIP

    高校思政工作交流材料:加强青年责任教育“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青年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新时代青年责任的落实是一项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教育实践活动,需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资源,共同实现新时代青年责任教育的高水平发展。一、新时代青年责任的基本特征新时代青年责任包含科学性、价值性、实践性等特征。其中,科学性决定了其价值性,价值性又为实践性提供了伦理指引,而实践性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的最终体现。1.科学性。青年责任之所以能促成新时代青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群像的形成,是因为...

    2023-05-17616.93 KB2
  • 思政教师培训材料:讲好道德榜样故事

    思政教师培训材料:讲好道德榜样故事VIP

    思政教师培训材料:讲好道德榜样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用讲故事的方式传颂榜样,在历史背景的宏观视域、历史过程的整体维度以及历史叙事的时代局限等诸多现实困境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要讲好道德榜样故事,推动实现用榜样的力量对学生进行德育,就需要我们在进行道德榜样叙事时,坚持政治建设导向、破立结合导向、技术赋能导向及实践转化导向。一、政治建设导向:坚持价值性和生本性的统一政治建设导向,注重的是价值性和生本性的统一。这一导向要求思政课进行道德榜样叙事时既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又要以学生为本,做到牢记初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保证道德榜样叙事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一致,与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一致。1.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2023-05-17734.23 KB3
  • 关于思政课一体化就建设的分析建议

    关于思政课一体化就建设的分析建议VIP

    关于思政课一体化就建设的分析建议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指在各级教育机构中将各学科的思政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实现思政教育全覆盖、全时段、全过程、全方位。这种方式是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思政教育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与价值,增强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他们对社会、文化和人类命运的认知。一、背景作为一种具有深刻意义的教育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全球化进程和文化传统的重要性日渐显著,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体化建设就有了更高的应用价值。在今天的社会经济与文化交流中,学习的质量不仅取决于知识的传递和汲取,还需要与工作和生活有机结合。就此而言,必须求助于有思想、有训练、有责任心的思政教师、思政课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

    2023-05-171613.08 KB3
确认删除?
开通会员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