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今日妙笔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标签“材料”的相关文档,共9088条
  • 【写材料用典】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

    【写材料用典】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VIP

    【写材料用典】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例文】“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为官者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心中常怀戒惧,做事依照法规,就是为良好政治生态培土、清源和固根;而身处清风正气之中,也有益于为官者廉洁从政、有所作为。古人云“廉者,政之本矣”,净化政治生态,就得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时时刻刻稳住心神、守住底线。(人民日报《谨防“朋友圈”变成腐败圈》)【典故】出自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三八,卫侯将死矣!诸侯之有王,犹木之有木,水之有源也。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不死何为?【释义】意思是,卫侯快要死了,所有的诸侯王都认他作王,就像数目有根,水有源头,如果树木没有根会枯死,水没有源头会枯竭,不就都死了吗。比喻没有根本和源泉,就不能生存。【赏析】“求...

    2023-02-08317.06 KB1
  •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管中窥豹,可见一斑VIP

    材料用典: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例文】企业的痛点和抱怨,看似小事和个案,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在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的状况,反映出制度创新的力度和成效。(广西日报《从需求导向推进制度创新》)【典故】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蒱,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毕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意思是,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赏析】走出舒适区、敢闯无人区、勇当探路者,要更加强化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把投资商、经营者遇到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把企业经营发展碰到的痛点难点当作深化改革、制度创新的“靶心”...

    2023-02-08817.06 KB1
  • 【写材料用典】必先知致弊之因,方可言变法之利

    【写材料用典】必先知致弊之因,方可言变法之利VIP

    【写材料用典】必先知致弊之因,方可言变法之利【例文】“必先知致弊之因,方可言变法之利。”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所面临的形势任务越是严峻复杂、承担的使命责任越是艰巨繁重,就越需要了解一线的真实情况,越需要掌握第一手鲜活材料和翔实依据。但反观现实,无论是热衷于视察式、盆景式、旅游式、应付式调研,还是热衷于坐井观天、信口开河,随便抄抄报告、应付了事的虚假调研,此类形式主义调研仍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若以此类调研结果为参考,势必找不准问题、找不准矛盾症结,更会导致决策上失之偏颇,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宁夏日报《深入调研才能“下笔如有神”》)【典故】出自宋代欧阳修《论更改贡举事件札子》,必先知致弊之因,方可言变法之利。【释义】意思是,要先知道造成弊端的原因,...

    2023-02-08417.04 KB1
  • 【写材料用典】夫沿河而下,苟不止,虽有迟疾,必至于海

    【写材料用典】夫沿河而下,苟不止,虽有迟疾,必至于海VIP

    【写材料用典】夫沿河而下,苟不止,虽有迟疾,必至于海【例文】“夫沿河而下,苟不止,虽有迟疾,必至于海。”新征程上,只要我们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反“四风”的规律特点和工作要求,乘势而上、再接再厉,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军委十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就一定能管出习惯、抓出成效,化风成俗、引领风尚,推动作风建设不断向上向好。(解放军报《正风肃纪不停步》)【典故】出自唐代韩愈《送王秀才序》,与之言,信悦孟子,而屡赞其文辞。夫沿河而下,苟不止,虽有迟疾,必至于海。如不得其道也,虽疾不止,终莫幸而至焉。【释义】意思是,沿着河流而一上,一直向前走,虽然时间会有迟缓,但终会到达大海。比喻做事贵在有恒心。【赏析】古往今来,有恒者事竟成...

    2023-02-08317.05 KB3
  • 【写材料用典】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

    【写材料用典】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VIP

    【写材料用典】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例文】“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也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中国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最本质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其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光明日报《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典故】出自宋代徐庭筠《咏竹》,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葛陂始与龙俱化,嶰谷聊同凤一吟。月朗风清良夜永,可怜王子独知音。【释义】意思是,在还没有从土里生长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竹节,即使已经生长到接近云霄也始终保持虚心的...

    2023-02-081817.04 KB3
  • 【写材料用典】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写材料用典】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VIP

    【写材料用典】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例文】“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我们党历来提倡善交益友、乐交诤友。如果党员干部长期听不到朋友的提醒、督促和劝告,就可能自以为是、无所顾忌,进而犯下大错,走上不归路。反之,经常有朋友的监督警策,人生之路往往走得更稳。正所谓,“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中国纪检监察报《朋友之间当相慰且相警》)【典故】出自春秋左丘明《国语·晋语四》,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异类虽近,男女相及,以生民也。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虽远,男女不相及,畏黩敬也。黩则生怨,怨乱毓灾,灾毓灭姓。是故娶妻避其同姓,畏乱灾也。【释义】意思是,德行相同心意就相同,心意相同志向便相同。【赏析】人际间的称谓...

    2023-02-08417.03 KB2
  •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VIP

    材料用典: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例文】歌颂伟大时代,彰显奋力赶超的坚定信心。“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也是梦想成真的时代。新时代为每一个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无比广阔的舞台。(广西日报《歌颂伟大的党不负伟大时代》)【典故】出自宋代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十引《古今诗话》谓:唐代大历年间,禅僧元览在竹上题诗:“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意思是,海宽阔到可以任凭鱼儿随意游来游去,天空高到可以任凭鸟儿随意飞来飞去。【赏析】从贫困落后走向繁荣振兴,从偏远封闭走向开放前沿,从温饱不足走向全面小康,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饮水思源,不忘党恩。各族干部群众“唱支山歌给党听”,用歌声表达对党和国...

    2023-02-08817.03 KB1
  • 【写材料用典】数人十过,不如奖人一长

    【写材料用典】数人十过,不如奖人一长VIP

    【写材料用典】数人十过,不如奖人一长【例文】“数人十过,不如奖人一长。”教育领域有一个“罗森塔尔效应”,即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有更多的信心和好感时,受教育者就可能有较大的进步;反之,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受到限制。好树靠栽、好兵靠带。赏识教育的理念,就是在承认个性差异的基础上,从欣赏和尊重的角度对待战士,注重他们的优点和长处,激发他们“我能行”的信心和力量,进而独立地、主动地去训练、学习和创造。(解放军报《用赏识为新战士成长“加油”》)【典故】出自清代颜元《四存篇》,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教过不改也徒伤情,奖长易功也且全恩。【释义】意思是,指责孩子十个过错,不如褒奖一个优点。比喻教育要以鼓励为主,不能求全责备。【赏析】“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但如...

    2023-02-08817.02 KB3
  • 【写材料用典】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写材料用典】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VIP

    【写材料用典】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例文】“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广大党员干部不妨对照焦裕禄,问问自己是否做到了像焦裕禄那样,把群众当亲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增进群众感情,当好人民公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要以焦裕禄精神为标杆,不断强化宗旨意识,牢固树立执政为民观念。(河南日报《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典故】出自唐代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释义】意思是,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疾驰的马车却用腐烂的绳索驾驭,怎么可以疏忽大意呢?【赏析】“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是中国先哲悟...

    2023-02-08717.03 KB2
  • 【写材料用典】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

    【写材料用典】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VIP

    【写材料用典】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例文】“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沧州美好场景,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保持忠诚于党的政治本色,时刻保持推动发展的使命担当,永远保持管党治党的坚强定力。如是,我们就一定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上下同心、众志成城,凝聚起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强市的磅礴力量。(沧州日报《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典故】出自秦代吕不韦《吕氏春秋·先己篇》,昔者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故善响者不于响于声,善影者不于影于形,为天下者不于天下于身。【释义】意思是,成就自身从而成就天下,整治自身就可以整治天下。比喻...

    2023-02-08317.01 KB1
  •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忧先于事者,不入于忧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忧先于事者,不入于忧VIP

    材料用典:忧先于事者,不入于忧忧先于事者,不入于忧【例文】部队是要随时打仗的,敌人不会等你准备好一切才开战。“忧先于事者,不入于忧。”战争年代,我军拿不出大块时间专门来搞新训,便强调“昨天入伍今天就要打仗”。朝鲜战争爆发时,我军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长不足20小时,没有任何实战经验。毛泽东认为“躲在娘怀里的崽没出息”,大笔一挥把他们派往了朝鲜前线。(解放军报《打仗意识须从新训抓起》)【典故】出自明代徐祯稷《耻言》,忧先于事者,不入于忧;事至而忧者,无及于事。意思是,事先忧虑,就不会陷入忧虑而被动。【赏析】军队的根本职能是打仗,军人的最大使命是打仗。有没有打仗意识,决定着一名军人的“含军量”;打仗意识强不强,影响着一名军人的“含战量”。打仗意识强的军队,必然所向...

    2023-02-08317 KB3
  • 【写材料用典】朝夕思虑其事,日夜经纪其务

    【写材料用典】朝夕思虑其事,日夜经纪其务VIP

    【写材料用典】朝夕思虑其事,日夜经纪其务【例文】“朝夕思虑其事,日夜经纪其务”,当干部就要在状态。这种状态,是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是真正把岗位当责任、把工作当使命。当下,各方面风险隐患和不确定性有增无减,容不得有丝毫的松劲松懈、麻痹大意。惟有以“朝乾夕惕”的精神,“时时放心不下”,才能更好地担当作为、求真务实,才算是真正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中国纪检监察报《保持“朝乾夕惕”》)【典故】出自明朝吕坤《修身格言》,古之居民上者,治一邑则任一邑之重,治一郡则任一郡之重,治天下则任天下之重。朝夕思虑其事,日夜经纪其务。一物失所,不遑安席;一事失理,不遑安食。【释义】意思是,古代做官的人,治理一邑则担当起一邑的重任,治理一郡则担当起一郡的重任,治理天下则...

    2023-02-08417.01 KB3
  •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为学如登万仞山,欲临胜景莫畏难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为学如登万仞山,欲临胜景莫畏难VIP

    材料用典:为学如登万仞山,欲临胜景莫畏难为学如登万仞山,欲临胜景莫畏难【例文】“为学如登万仞山,欲临胜景莫畏难。”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党史,厚重辉煌,既有博大精深的理论,也有不可胜数的故事,更有灿若繁星的人物。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传承好、发扬好,非下一番真功夫、苦功夫、实功夫不可。(解放军报《不能“看过就算翻篇”》)【典故】出自清代海稜《为学如登山》,为学如登万仞山,欲临胜景莫畏难,景外有景看不尽,峰上还有一重天。意思是,学习之路好比攀登高山,想要看到美好的风景就不能有畏难情绪。【赏析】学之愈深,则知之愈明、行之愈笃。要带着感情学、带着问题学,学出忠诚信仰、学出使命担当,真正让学习教育成为个人成长进步的“加油站”、部队建设发展的“金钥匙”、实...

    2023-02-08717 KB3
  • 【写材料用典】心者,万事之原也

    【写材料用典】心者,万事之原也VIP

    【写材料用典】心者,万事之原也【例文】守心克己,就是要在内心立起一把衡量行为、评判是非的标尺,坚持“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懂得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如此才能激昂风采、昂扬奋进,又不越雷池半步。所以说,守心克己绝不是表面的、口头上的,它带给人们的是内在的、深层的改变,让人褪去浮华、远离私欲,心怀大道、坚守正道,向着道德高地和事业高峰稳步前行,正如古人所言,“心者,万事之原也。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心或不正,则无一事得由于正”。(解放军报《守心克己,方能成己》)【典故】出自宋代黎靖德《朱子语类》,心者,万事之原也。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心或不正,则无一事得由于正。【释义】意思是,人的内心想法,是一切情的源头。意指修身养性首要是...

    2023-02-08717 KB1
  • 【写材料用典】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

    【写材料用典】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VIP

    【写材料用典】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例文】现实中,那些走上违纪违法道路的党员干部,大多一意孤行、狂妄骄纵,缺乏自我约束,在小事小节上不管不顾,导致小问题演化成大问题,最终坠入腐败的深渊。“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党员干部要恪守谦虚谨慎之道,就必须经常在思想认识上检视反思,在日常点滴处防微杜渐,坦坦荡荡做事、干干净净做人,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和政治本色。(解放军报《恪守谦虚谨慎之道》)【典故】出自宋代胡宏《胡子知言·文王》,行源之水,寒冽不冻;有德之人,厄穷不塞。以反求诸己为要法,以言人不善为至戒。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释义】意思是,做事谨慎,就能使自己志向更坚定;说话谨慎,就能使自己德行更崇高。指人应当言行谨慎,...

    2023-02-08716.99 KB2
  • 【写材料用典】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

    【写材料用典】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VIP

    【写材料用典】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例文】“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共产党员敢担当善作为,是本分更是责任。要积极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多接“烫手山芋”,多啃“硬骨头”,在攻克一个个难关中提升能力,不断积蓄干事创业的后劲和底气。(解放军报《下苦功方能有所成》)【典故】出自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纷华不染,方称杰出之人。【释义】意思是,粗米饭也能吃得很香甜,一定是有作为的人才;处于繁华热闹之中而不受感染,才说得上是杰出的人物。【赏析】有一句老话说得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那些受尽磨难和苦难的人,才能获取比别人更高的地位和成就。古往今来,无论通达美好梦想,还是成就壮丽事业,坦途只有一条,那就是一往无前地实干;捷径只有一种,那...

    2023-02-081916.99 KB2
  •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VIP

    材料用典: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例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一部马克思主义经典《共产党宣言》,毛泽东读了不下一百遍,每阅读一次,都有新的启发。理论学习犹如掘井及泉,只有钻进去、钻得深,才能探得源头活水。(江西日报《感悟真理力量》)【典故】出自北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意思是,安身立命之前应该以学习为主要的,在学习之前应该以读书为主要的根本。【赏析】“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理论的魅力来自对实际问题的解答,理论的力量来自与实际工作的结合。想要真正学懂弄通,就要带着责任学、带着感情学、带着问题学,就要前后贯通学、及时跟进学,弄通基本原理,领悟思想真谛,努力掌握蕴含其...

    2023-02-08816.98 KB3
  • 【写材料用典】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写材料用典】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VIP

    【写材料用典】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例文】“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认识到差距只是开始,把感触、启迪、冲击、压力转化为发展动力、追赶活力,才是关键。事业是一点一滴干出来的,道路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不难发现,无论是那里的干部、群众还是企业家,干事创业都有一种不自满、不守旧、不懈怠的劲头。(宁夏日报《“实”字打底促发展“干”字为要立潮头》)【典故】出自明代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前辈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释义】意思是,学习贵在善于思考。心存怀疑,有小的的疑问和困惑并去思考,就会有小的进步;有大的的疑问和困惑并去思考,则会有大的进步。怀疑这东西,是觉醒领悟的基础...

    2023-02-082316.98 KB3
  • 【写材料用典】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写材料用典】嘤其鸣矣,求其友声VIP

    【写材料用典】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例文】“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人生立世,不可缺友。交友为何?当然不能为利而交,而应做到相互安慰、相互警策。这才是真正的交友之道。宋代文学家曾巩在《怀友》中写道:“思而不释,已而叙之,相慰且相警也。”朋友之间,当以交谊之诚相慰藉,以为人、为官、为学之道相策勉。(中国纪检监察报《朋友之间当相慰且相警》)【典故】出自春秋《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释义】意思是,从深谷中出来的鸟,飞到高树上,那嘤嘤的叫声,是想寻求伙伴的啊!“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用来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赏析】中华民族对树立什么样的交友观有着五千多年的优良传统。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在第一师范最后一年学习中...

    2023-02-08616.97 KB1
  • 【写材料用典】眼前得失等云烟,身后是非悬日月

    【写材料用典】眼前得失等云烟,身后是非悬日月VIP

    【写材料用典】眼前得失等云烟,身后是非悬日月【例文】“眼前得失等云烟,身后是非悬日月。”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多少革命军人不纠结于眼前利益的得失,不在乎个人的发展前景,而是一心装着革命大局。长征时期,为配合主力部队北上,徐海东同志率红二十五军定下决心:“即使这三千多人都牺牲了,也要把党中央和红一、四方面军迎接过来。”随后,他们毅然向危险地域挺进。为此,军政委吴焕先英勇牺牲。对于长征胜利的原因,毛泽东同志说了这样一条:靠的就是全党全军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紧密团结。(解放军报《顾大局者成大业》)【典故】出自明末清初陈恭尹,眼前得失等云烟,身后是非悬日月。【释义】意思是,前的得失就如同云烟一样,转眼即逝;而你所做的一切,百年之后是是非非都象高悬的明月一样清清楚楚。【...

    2023-02-08516.96 KB1
确认删除?
开通会员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