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今日妙笔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标签“材料”的相关文档,共9088条
  • 【写材料用典】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

    【写材料用典】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VIP

    【写材料用典】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例文】广大青年干部应自觉培养起做事公道正派的风格,把牢“思想底线”,立稳“公私分明”“公而忘私”的出发点,秉承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为官的职业道德,时刻牢记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常除“脑中恶”、常扫“心中尘”,自觉抵制诱惑。在工作中,坚决做到一碗水端平,处理群众事务更要重视公平正义。“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只有始终保持对公权力的敬畏感,坚持一心为公、权为民所用的原则,树立良好典范。(人民日报《以史为鉴谱写奋斗新篇章》)【典故】出自明代薛瑄《读书录·体验》,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释义】意思是,心就象水的源头,水源头清了,那么水流也就清了,心正了,那么做的事也是正直的。【赏析】...

    2023-02-08417.16 KB3
  • 【写材料用典】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假大君之名器以市一己之私恩乎

    【写材料用典】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假大君之名器以市一己之私恩乎VIP

    【写材料用典】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假大君之名器以市一己之私恩乎【例文】强军兴军,要在得人。选贤任能,从来都是一支军队的“存亡之本,治乱之机”。“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假大君之名器以市一己之私恩乎。”不以“荐”为恩,不以“恩”市利,荐人用人时坚持五湖四海、德才兼备,这样用起来的干部,才能如“导弹司令”杨业功那样,“铸剑卫国报党恩”。(解放军报《荐人莫图报私恩》)【典故】出自先秦左丘明《介之推不言禄》,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释义】意思是,偷窃别人的钱财,都说是盗窃。更何况贪图天的功劳,将其作为自己的贡献呢?【赏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内举不...

    2023-02-08417.15 KB2
  •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淡如秋菊何妨瘦,清到梅花不畏寒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淡如秋菊何妨瘦,清到梅花不畏寒VIP

    材料用典:淡如秋菊何妨瘦,清到梅花不畏寒淡如秋菊何妨瘦,清到梅花不畏寒【例文】淡如秋菊何妨瘦,清到梅花不畏寒。中华民族历来都有珍惜名节、注重操守、干净为官的传统。“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的于谦,“一钱太守”刘宠、“二不尚书”范景文、“三汤道台”汤斌、“四知先生”杨震、“五代清郎”袁聿修……一个个清官廉吏,以其嘉德懿行,树立起一尘不染的为官形象。(河北日报《做一个一尘不染的人》)【典故】出自清代姚步瀛对联,淡如秋菊何妨瘦,清到梅花不畏寒。上联以秋菊明志,警策自己淡泊名利,宁静处世;下联以梅花为喻,激励自己要清身洁己,贫而乐道。【赏析】名节和操守,是人的立身之本。清廉干净自古以来都是为官从政的基本要求,也是党员干部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始终保持严以律己、清...

    2023-02-081117.16 KB3
  •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VIP

    材料用典: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例文】关云长谈笑自若、刮骨疗伤,留给后人可鉴学习的,不只是勇敢无畏的豪迈气魄,还有“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的通透心境。身有毒瘤,去之则无大患,留之则险象生,这样的道理,很多人心知肚明,但真要动手去之,却依然会瞻前顾后、左右摇摆。(宁夏日报《一刻不停步地推进自我革命》)【典故】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肩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意思是,刮去深入至骨的毒性,彻底医治。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赏析】纵观百年历史风华,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之所以能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书写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并不是因为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

    2023-02-081317.14 KB3
  • 【写材料用典】勤且艰若此

    【写材料用典】勤且艰若此VIP

    【写材料用典】勤且艰若此【例文】“大凡一艺成名者,非肯下功夫不可几也。”善内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而是靠劳身苦体、契阔勤思一点点换来的。南宋理学家张九成谪居南安军,每天站在窗户下就着晨曦读书,14年如一日,以致窗下留下一双脚印。宋濂年轻时从师求学,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忍穷冬烈风,足肤皲裂而不知,“勤且艰若此”,终成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这些先贤能流芳百世,无一不是靠善内的功夫逐步成就的。(解放军报《善内者多不恃外》)【典故】出自明代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释义】意思是,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什...

    2023-02-08717.13 KB1
  • 【写材料用典】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

    【写材料用典】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VIP

    【写材料用典】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例文】任何事业都难以一蹴而就,都是一个循序渐进、量变积累的过程。“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慢是成事的基础,快是前进的姿态。快与慢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才能谱出和谐的旋律。我们先静下来、慢下来,才能让自己动起来、快起来;我们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才能让之前的慢下来有意义。把握好“留不常迟”的辩证法,方能走稳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解放军报《“留不常迟”的辩证法》)【典故】出自宋代陆九渊《鹅湖和教授兄韵》,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沈。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古今。【释义】意思是,涓涓细流汇聚起来,就能形成浩瀚大海;拳头大的石头堆积起来,就能成...

    2023-02-08617.15 KB2
  • 【写材料用典】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写材料用典】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VIP

    【写材料用典】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例文】“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容十分丰富,既有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和理论上的深邃思考,也有目标上的科学设定和工作上的战略部署。如果浅尝辄止地讲、蜻蜓点水地学,是不可能完全、准确、全面领会的。(解放军报《讲深才能引导人》)【典故】出自清朝·李毓秀《弟子规》,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释义】意思是,用强势去压服人,即使压服了,他对方心也是不服的,要用理来服人。他服的是这个理,所以他无言了,他也就不会跟你在心上对抗,就是他心服口服。【赏析】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中华民族五千年渊源悠长的文化积淀,讲求屏除虚...

    2023-02-08717.12 KB2
  •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不自重者致辱,不自畏者招祸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不自重者致辱,不自畏者招祸VIP

    材料用典:不自重者致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重者致辱,不自畏者招祸【例文】“不自重者致辱,不自畏者招祸。”共产党员要时刻保持对法的敬畏心,涵养道德操守,常修律己之德,明礼诚信,怀德自重,保持严肃的生活作风、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增强自制力,做到慎独慎微,念好“紧箍咒”,筑牢“防火墙”。(党建网《涵养“四心”砥砺初心使命》)【典故】出自清代申涵煜《省心短语》,不自重者致辱,不自畏者招祸。意思是,自己不珍重自己的会招致耻辱,自己不知戒惧的会招致灾祸。【赏析】中国共产党是纪律严明的党,讲政治、守纪律是党永葆生机的根本,是党在经历无数斗争后的经验总结。“吾日三省吾身”,党员干部要经常“照镜子”,清正廉洁作表率,正确处理公私、义利、是非、情法、亲清、俭奢、苦乐、得失的...

    2023-02-08417.1 KB3
  • 【写材料用典】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写材料用典】居之无倦,行之以忠VIP

    【写材料用典】居之无倦,行之以忠【例文】于斯如此,于官亦然。《官箴》规诫,“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为官重在尽职,尽职根本在勤。勤于行则事治。古人常有如是观:“办理幕务,最要在勤……一日积一事,两日便积两事,积之愈多,理之愈难,势不能不草率塞责。”“其居此官,即欲尽其职;其行此事,即欲尽其心。”“当官者一日不勤,下必有受其弊者。”勤政,是为官者最基本的品格、素质和要求。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职、负其责,是为官之德、之法、之本。(中国纪检监察报《锤炼“己百己千”的韧劲》)【典故】出自春秋孔子《论语·颜渊篇》,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释义】意思是,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赏析】这句话虽然是封建时期...

    2023-02-08617.11 KB2
  •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上行下效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上行下效VIP

    材料用典:上行下效上行下效【例文】“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党员干部在选择和培养情趣爱好时,应考虑“上行下效”的示范效应。现实中,党员干部爱理论学习,部队学习氛围就会浓;爱钻研打仗,官兵练兵备战的劲头就会足;喜欢研究训练,官兵训练热情就会高。相反,党员干部倘若沉迷于低级趣味,不仅有损品行,更容易立起错误导向,影响周围,带坏风气。(解放军报《情趣高雅立形象》)【典故】出自东汉班固《白虎通·三教》,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意思是,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学着怎么干。【赏析】党员干部身份职责特殊,一言一行都代表党组织形象,不能单纯把情趣追求看作个人私事,而要看成关乎党员干部形象和党风政风的大事。党员干部唯有严于律己、慎其所好,把兴趣爱好与理想信念、党性观...

    2023-02-08417.1 KB2
  • 【写材料用典】石以砥焉,化钝为利

    【写材料用典】石以砥焉,化钝为利VIP

    【写材料用典】石以砥焉,化钝为利【例文】无数典型事例都告诉我们:“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成就精彩需要迎难而上之“勇”、坚忍不拔之“志”,也需要笑对困难之“乐”,积极应对艰难困苦,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如此方能书写精彩人生。(解放军报《下苦功方能有所成》)【典故】出自唐代刘禹锡《砥石赋》,嗟乎!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武王得之,商俗以厚。高帝得之,杰才以奏。【释义】意思是,石头用来磨砺,可使不锋利变得十分锋利;法治之使用,可变蠢笨为智慧。比喻一个人只有经过磨练才能变得更强大。【赏析】“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人只有在实践中经受锻炼才能增长才干,就像刀在石头上磨砺才能锋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激励人们在实践中磨砺名句典故很多。《礼记·学记》中说...

    2023-02-08817.1 KB2
  • 【写材料用典】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写材料用典】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VIP

    【写材料用典】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例文】以正确方法引导人才。唐代文学家韩愈在《马说》中说:“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面对千里马,喂马的人“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是无法发挥出千里马天赋的。人才成长的过程,有时也会遇到各种困难挫折和考验,会导致一些人在思想上陷入迷茫,需要领导以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解放军报《有感于“良匠无弃材”》)【典故】出自唐代韩愈《马说》,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释义】意思是,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比喻要因材使用,不能...

    2023-02-08417.1 KB3
  • 【写材料用典】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

    【写材料用典】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VIP

    【写材料用典】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例文】很多时候,对于危险之地,人们往往十分谨慎,反而不易出事,恰是那些看似无忧之处,时常让人措手不及。明代文学家程敏政的《夜渡两关记》,在写景中给人以哲思。作者过清流关时,人们说“颇险恶,多虎”。因此,准备充分,顺利过关。过清流关后,看到“峦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方以为喜”。事实上,此乃昭关的前奏,到过关时却“怪石如林,马为之避易”。后来,作者极其狼狈地渡过昭关。可见,“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中国纪检监察报《图之未萌,虑之未有》)【典故】出自《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释义】意思是,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

    2023-02-08517.09 KB3
  •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VIP

    材料用典: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例文】“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医者仁心,有仁心而后有仁术。我们常给自己打气说:只要有决心,方法总比困难多。把患者看成亲人,多为他们想想,灵感有时不期而遇;反之,对患者麻不麻烦根本不在意,连改进的意识都没有,怎么可能发明新方法?(新疆日报《细微之处见温暖》)【赏析】出自晋代杨泉《论医》,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意思是,医者,若没有仁爱之心就不可托付于他,知识头脑不清晰不可以做医生,不是廉洁善良的人不可以信任。【赏析】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一个简单的小创意,却能为需要的人带来不小的方便。行医本就是“至精至微之事”,用仁...

    2023-02-081617.09 KB3
  • 【写材料用典】唾面听自干,彼忿自消磨

    【写材料用典】唾面听自干,彼忿自消磨VIP

    【写材料用典】唾面听自干,彼忿自消磨【例文】敢于负责就要耐得烦。“唾面听自干,彼忿自消磨”。群众面前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鸡毛蒜皮事”看似小事,对于群众而言就是大事,决不能怕麻烦绕走躲开。当然,耐得烦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拿出实实在在的真本事察民情、解民忧;耐得烦不是一纸空文,而是要亮出扎扎实实的硬本领知民需、纾民困。(学习时报《怎样让“敢于负责”成为干部代名词》)【典故】出自宋代陆游《闻里中有斗者作此示之》,老翁无所长,惟是更事多。生世与人处,乌可伤至和?秋毫不能忍,平地寻干戈,唾面听自乾,彼忿自消磨。乡邻皆世旧,何至誓弗过。勖哉养子寿,它年住鸡窠。【释义】意思是,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让它自干。自己感到心里气忿,忍着慢慢消磨。比喻逆来顺受、...

    2023-02-08417.08 KB1
  •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始知丹青笔,能夺造化功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始知丹青笔,能夺造化功VIP

    材料用典:始知丹青笔,能夺造化功始知丹青笔,能夺造化功【例文】奋斗的方位靠谋划。“始知丹青笔,能夺造化功。”于天地间“挥毫泼墨”,设立已满4周年的雄安新区串起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棋局,折射出改革开放宏图迭出的新气象,寓意着新时代实干家、奋进者的别样“浪漫”。(人民日报《谱写新征程的奋斗旋律》)【典故】出自唐代岑参《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相府征墨妙,挥毫天地穷。始知丹青笔,能夺造化功。潇湘在帘间,庐壑横座中。忽疑凤凰池,暗与江海通。意思是,才知道那绘画的彩笔,能描绘出天地间的一切,并超过自然之美。【赏析】人们之所以坚信雄安不可限量,就是因为看重雄安新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雄心,实现“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的协同发展的信心,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决心。...

    2023-02-08917.08 KB1
  • 【写材料用典】欲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有

    【写材料用典】欲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有VIP

    【写材料用典】欲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有【例文】当然,希望政治上进步、生活上改善,是可以理解的,但必须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决不能越雷池半步。如果想升迁就搞非组织政治活动,跑官买官;想发财就搞权钱交易,索贿受贿,触碰了党纪国法的红线,最终必然受到严惩,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身为领导干部,应该常思贪念之害、常怀知足之心、常持感恩之情,否则难免如古人所说:“欲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有。”(人民日报《既要知足,又要知不足》)【典故】出自汉代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应侯曰:“善。吾闻‘欲而不知,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先生幸教,雎敬受命。”於是乃延入坐,为上客。【释义】意思是,有欲望而不知道遏止,连原...

    2023-02-08317.08 KB1
  • 【写材料用典】虑不先定,不可以应卒;兵不闲习,不可以当敌

    【写材料用典】虑不先定,不可以应卒;兵不闲习,不可以当敌VIP

    【写材料用典】虑不先定,不可以应卒;兵不闲习,不可以当敌【例文】历史经验表明,战争从来都不是从D日开始的,打仗指望“灵光一闪”是会失灵的。“虑不先定,不可以应卒;兵不闲习,不可以当敌。”作为肩负新时代新使命的人民军队,只有始终拉满备战打仗之弦,时刻保持准备上战场的战斗姿态,睁大警惕的眼睛,苦练实战的本领,抓好实训的落实,才能在关键时刻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解放军报《战争从来都不是从D日开始》)【典故】出自春秋邓析《邓析子·无厚篇》,虑不先定,不可以应卒;兵不闲习,不可以当敌。庙算千里,帷幄之奇;百战百胜,黄帝之师。【释义】意思是,不事先思考、谋划,就不能应付突然事变。军队平时不训练,战时就不能和敌人作战。【赏析】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不...

    2023-02-08417.08 KB3
  • 【写材料用典】舍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教人者顺

    【写材料用典】舍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教人者顺VIP

    【写材料用典】舍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教人者顺【例文】“舍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教人者顺。”从严治军不仅是一个上令下行的流程,还是一个以上率下的过程,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充分发挥表率作用。从严治军,要害是从严治官,必须对全体官兵都一视同仁,做到治下先治上,严兵先严官。(解放军报《严之有“度”》)【典故】出自秦代黄石公《黄石公三略》,舍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逆者乱之招,顺者治之要。【释义】意思是,不自我教育而去教育别人违背常理,端正了自己再去教化别人才符合常规,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赏析】古人讲,“教者必以正”“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做的让人佩服,说的才能让人信服。中国历代兵家把正己看作是衡量将帅人格力量的重要内容,把正己化人视为治军的根本大计。正如汉朝...

    2023-02-08317.07 KB3
  • 【写材料用典】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写材料用典】凡益之道,与时偕行VIP

    【写材料用典】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例文】“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个体自信从来都是与时代发展如影随形,与民族命运相伴相生的。只有始终保持信仰信念信心毫不动摇,坚定不移跟党走,我们才能不断汲取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力量。(解放军报《充满自信地投身时代洪流》)【典故】出自《周易·益卦·彖传》,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庆。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释义】意思是,变通趋时,把握时机,做出适于时代需要的判断和选择。【赏析】益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二卦。益,表明这个卦所代表的状态对主方有益。这个卦是异卦相叠,巽为风,震为雷。风雷激荡,其势愈强,风烈则雷迅,雷激则风怒,两相助...

    2023-02-08517.06 KB2
确认删除?
开通会员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