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今日妙笔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标签“材料”的相关文档,共9088条
  • 【写材料用典】无不陷之矛,亦无不可陷之盾

    【写材料用典】无不陷之矛,亦无不可陷之盾VIP

    【写材料用典】无不陷之矛,亦无不可陷之盾【例文】“无不陷之矛,亦无不可陷之盾。”自古以来,强敌都是相对的,并不是时时强、处处强、人人强,更不是铁板一块、无懈可击。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无论多么强大的军队,都有短板和破绽,古代兵书将这些“隙”概括为:骄、劳、饥、懈、乱、疑、困、险等。打蛇打七寸。一旦这些致命弱点、关键节点和要害目标被抓住,就等于暴露出“阿喀琉斯之踵”,就可能要吞下失败的苦果。(解放军报《善于乘敌之“隙”》)【典故】出自先秦韩非《矛与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释义】意思是,什么都不能...

    2023-02-08717.28 KB3
  • 【写材料用典】不革其旧,安能从新

    【写材料用典】不革其旧,安能从新VIP

    【写材料用典】不革其旧,安能从新【典故】革故鼎新是中华文化的固有特质和基因,历来被世人所推崇和践行。“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不革其旧,安能从新?”“尊新必威,守旧必亡。”这些论述无不在强调革故鼎新的重要性。历史和实践也一再证明,只有应时与势、革故鼎新、不断超越,才会永葆生机和活力,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中国纪检监察报《革故鼎新》)【典故】出自宋代朱熹《上蔡先生语录·卷中》,不革其旧,安能从新?不见异人,当读异书。【释义】意思是,不革除旧的不合理制度,怎么能开创新的局面?指破旧才能立新。【赏析】古人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作出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路径。变...

    2023-02-08317.26 KB1
  •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德者,成和之修也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德者,成和之修也VIP

    材料用典:德者,成和之修也德者,成和之修也【例文】修德正身,牢记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德者,成和之修也。”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出共产党员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湖南日报《修炼“三德”学深党史》)【典故】出自战国庄子《庄子·内篇·德充符》,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意思是,公平,没有比静止的水更公平的了,所以它可以作为镜子,成为标准。内心保持像水一样的平静,不因外物冲击而动荡,这种能够成万事,和万物的修养,就叫做“德”。这种“德”无须靠形貌来纹饰,然而万事万物都亲近它,离不开它,这就叫“德不形”。【赏析】人...

    2023-02-08717.25 KB1
  • 【写材料用典】欲争其利,反受其害

    【写材料用典】欲争其利,反受其害VIP

    【写材料用典】欲争其利,反受其害【例文】速生的木材打不了扁担。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那些急功冒进之人往往欲速不达,走向了愿望的反面。欲争其利,反受其害;欲图其快,反变为慢。正如老话所说,“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只有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解放军报《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典故】出自三国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思虑》,思者,正谋也;虑者,思事之计也。非其位不谋其政,非其事不虑其计。大事起於难,小事起於易。故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是以九重之台,虽高必坏。故仰高者不可忽其下,瞻前者不可忽其後。【释义】意思是,想要考虑某件事的好处,必须先考虑到它的坏处;想要考虑某件事情的成功,必须先考虑它的失败。【赏析】古人讲,“备豫不虞,为国常...

    2023-02-08417.24 KB2
  • 【写材料用典】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写材料用典】当断不断、反受其乱VIP

    【写材料用典】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例文】敢于决断的见识胆识。1950年解放海南岛战役中,胆大心细、善出奇兵的韩先楚根据潮汐、风向的变化,果断决策,调整原定的作战计划,提前于4月16日率300多只风帆船突击登岛,一举成功,为我军解放海南岛全境奠定了胜利基础。实践证明,面对瞬息万变的局势,迅速作出反应、果断决策、付诸行动,才能避免“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窘境。关键时刻看得准、该拍板时敢拍板,才能抓住时机、攻坚克难,使问题得以及时解决。(解放军报《不断提高应急处突能力》)【典故】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春申君列传》:“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春申君失朱英之谓邪?”【释义】意思是,应该作出决断而犹豫不决,就要产生祸乱。指做事应当机立断,否则后患无穷。【赏析】“临大事而...

    2023-02-08817.23 KB1
  • 【写材料用典】士有诤友,不行不义

    【写材料用典】士有诤友,不行不义VIP

    【写材料用典】士有诤友,不行不义【例文】“士有诤友,不行不义。”朋友相交,不是相互吹捧,而应相互帮助、相互提醒;不是你好我好,而是及时发现各自缺点和不足,予以纠正改正。历史上不少人平时骄横无比、贪欲无度,最后落了个可悲的下场,原因有很多,其中一条就是没有朋友“相警”。朋友相警,就是要做到“道义相砥,过失相规”。如果像南朝梁诗人刘峻在《广绝交论》中讲到的“势交”之友,追权逐利,阿谀奉承,那就违反了交往之道,最终损人害己。(中国纪检监察报《朋友之间当相慰且相警》)【典故】出自战国荀况《荀子·子道》,父有争子,不行无礼。士有争友,不为无义。【释义】意思是,人有了能直言规劝的朋友,就不会做坏事。指诤友能使自己少犯过失。“争”同“诤”。【赏析】“木受绳则直,人受谏...

    2023-02-08317.21 KB2
  • 【写材料用典】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时行不至,反受其殃

    【写材料用典】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时行不至,反受其殃VIP

    【写材料用典】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时行不至,反受其殃【例文】敢为事业用人才,考验的是眼光和担当。“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时行不至,反受其殃”。迈步新征程,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面对船到中流、不进则退的考验,要实现“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依靠人才队伍的强力担当。(解放军报《多修“台阶”少垒“门槛”》)【典故】出自汉代刘向《说苑·谈丛》,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天地无亲,常与善人。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释义】意思是,上天赐予的东西不接受,反而会受到惩罚;时机到了不行动,反而会遭受祸殃。【赏析】机遇意识,是一种体现预见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战略思维。国人对机遇的认识可以追溯...

    2023-02-08817.22 KB3
  • 【写材料用典】不为冥冥堕行

    【写材料用典】不为冥冥堕行VIP

    【写材料用典】不为冥冥堕行【例文】评价一个人的品行有多种标准,但“不为冥冥堕行”最见节义操守。人在有监督的时候,往往能秉持道义,规范行事。倘若在无人监督时,也能一如既往,言行如一,自我约束,则更见其修养和境界。大家都知道被誉为“关西孔子”“四知先生”的杨震,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拒礼,很好地保持了廉洁品格。(解放军报《不为冥冥堕行》)【典故】出自清代张廷玉等著《明史·列传·卷三十七》,尝夜阅爰书,抚案而叹,笔欲下辄止。妻问之。曰:“此岁终大辟奏也。”与同列饮他所,夜归值雪,过禁门,有欲不下者,原吉曰:“君子不以冥冥堕行。”其慎如此。【释义】意思是,君子不因为天色昏暗而毁弃自己的行为举止。【赏析】古人提倡,暗室不欺,慎独为要。《中庸》讲,“莫见乎隐,...

    2023-02-08517.21 KB3
  • 【写材料用典】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烛矣

    【写材料用典】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烛矣VIP

    【写材料用典】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烛矣【例文】“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烛矣。”良好的精神状态,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推动任何一项事业发展,不仅要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和科学的理论指导,而且要有坚定的信仰信念、坚强的毅力意志,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实现从物质到精神、从精神到物质的转化。(新湘评论《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典故】出自汉代桓谭《新论·形神》,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释义】意思是,精神居于人的形体,就好象火对于点燃的蜡烛那样。用以形容信仰信念的重要性。【赏析】精神焕发,就能活力无穷。精神所在,就是血脉所在、力量所在,就是活力所在、信心所在。回顾人类历史,小到一个...

    2023-02-08317.2 KB1
  •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不知致治之要,则心愈劳而事愈乖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不知致治之要,则心愈劳而事愈乖VIP

    材料用典:不知致治之要,则心愈劳而事愈乖不知致治之要,则心愈劳而事愈乖【例文】“不知致治之要,则心愈劳而事愈乖”。方法恰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广大政治干部只有积极探索新时代政治工作特点规律,改进工作指导方式和运行模式,提高科学筹划、科学组织、科学实施政治工作能力水平,才能以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增强政治工作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解放军报《提高政治工作信息化法治化科学化水平》)【典故】出自宋代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虽有忧勤之心而不知致治之要,则心愈劳而事愈乖;虽有纳谏之明而无力行之果断,则言愈多而听愈惑。意思是,虽然有忧愁劳苦之心但不知道达到太平盛世的要领,那势必会心里越是忧劳,事情越是办不好;虽然有采纳众议的明智,但缺乏尽力实行的坚定...

    2023-02-08817.2 KB2
  • 【写材料用典】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写材料用典】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VIP

    【写材料用典】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例文】“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研究作战对手,盯住敌人练兵,是练兵备战的基本要求。谁了解对手更多一些、更准一些,谁训练的针对性就更强一些,谁对战争胜利的把握就更大一些。制胜未来战场,只有用作战对手校正训练“准星”,始终瞄准对手练硬招,才能保证作战时全局在胸、处乱不惊、超前应对,夺取主动权。(解放军报《用对手校正“准星”》)【典故】出自春秋孙武《孙子兵法·军形篇》,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释义】意思是,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在于自己主观的努力,而敌方是否能被战胜,取决于敌方自己的失误,而非我方主观所能决定。【赏...

    2023-02-08617.19 KB3
  • 【写材料用典】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写材料用典】言念君子,温其如玉VIP

    【写材料用典】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例文】“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正如美玉经得起岁月的淘洗,美德懿行耐得住时间的检验和人心的评判。以人比玉,由玉及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更加勤勉,用时间和汗水雕琢自己,努力成为一块“美玉”,永远散发洁净通透的光泽。(人民日报《磨砺始得玉成》)【典故】出自先秦佚名《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释义】意思是,思念夫君人品好,他在家时多温暖。何时是他归来日,让我对他长思念。原表达女子对从军的丈夫满怀思念之情,现引申为品德高尚之人,用来比喻人的品格美好。【赏析】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玉”常常被用来形容人的优秀品质,彰显着东方美学的韵味。《荀子·法行》中记载,子贡询问“君子贵玉”的原因,孔子答曰:“夫玉者,君子比德焉...

    2023-02-08517.19 KB3
  • 【写材料用典】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写材料用典】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写材料用典】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写材料用典】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VIP

    【写材料用典】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例文】“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从孔子的“富之教之”,到朱熹的“新民”思想、王阳明的“亲民”思想,再到顾炎武的“厚民生,强国势”,历史上诸家学说都推崇“民为邦本”的思想。(中国纪检监察报《民为邦本》)【典故】出自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释义】意思是,执政者如果以顺应民众的快乐为快乐,民众就会为执政者的快乐而快乐;如果把民众的忧苦当做自己的忧苦,民众也会为执政者的忧苦而忧苦。【赏析】在中国历史...

    2023-02-08517.19 KB1
  • 【写材料用典】用之在于机,显之在于势

    【写材料用典】用之在于机,显之在于势VIP

    【写材料用典】用之在于机,显之在于势【例文】“机之未至,不可以先;机之已至,不可以后。”用兵之道为“用之在于机,显之在于势”,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战场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迟疑不决、瞻前顾后,只能眼看着战机从身边溜走。(解放军报《善于乘敌之“隙”》)【典故】出自周代姜子牙《六韬·文韬·兵道》,太公曰:“凡兵之道莫过乎一,一者能独往独来。黄帝曰:‘一者阶于道,几于神’。用之在于机,显之在于势,成之在于君。故圣王号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今商王知存而不知亡,知乐而不知殃,夫存者非存,在于虑亡;乐者非乐,在于虑殃。今王已虑其源,岂忧其流乎!”【释义】意思是,用兵在于掌握战机,在于集中兵力形成威势。【赏析】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势”是一种客观存在,标示...

    2023-02-08417.19 KB3
  • 【写材料用典】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

    【写材料用典】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VIP

    【写材料用典】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例文】“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党员干部不仅要想在前、走在前、干在前,更要艰苦奋斗在前、奉献担当在前。砥砺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新的更大的奇迹靠奋斗者来书写。(人民日报《不怕苦、能吃苦》)【典故】出自战国荀况《荀子·修身》,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端悫诚信,拘守而详,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任。【释义】意思是,劳累辛苦的事就争先去做,致富快乐的事就让给别人。【赏析】“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吃苦就是吃补。吃苦犹如补“钙”,能让自己抗挫折能力更强。一切伟大瑰丽事业的成就和非凡意志品格的形成,无不伴...

    2023-02-08617.18 KB2
  •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他山之石,可以攻玉VIP

    材料用典: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例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引外脑贵在善用其长,提高我们创新效率。特别是对于一些急需的高端技术和项目,要本着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原则,英雄不问出处,只要对经济振兴发展有所裨益,就值得汲取和借鉴。(黑龙江日报《借智聚力善用巧劲》)【典故】出自《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是,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赏析】“篱笆立靠桩,人立要靠帮”。借助外力,可以弥补自己力量的不足;借助外力,可以强化自己的优势;借助外力,可以突破各种局限;借助外力...

    2023-02-08617.17 KB3
  •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明修栈道,暗度陈仓VIP

    材料用典: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例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让技术成为谋略顺利实施的“烟幕弹”,让战争迷雾更扑朔迷离,充分欺敌、诱敌、陷敌。兵不厌诈,谁能够真正隐蔽自己的作战意图,瞒天过海,以假示敌,谁就先占据了上风。(解放军报《提升谋略的科技含量》)【典故】出自元代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意思是,将真实的意图隐藏在表面的行动背后,用明显的行动迷惑对方,使敌人产生错觉,并忽略自己的真实意图,从而出奇制胜。【赏析】现代战争中,敌我双方都会刻意地去掩盖本身的真实意图,用“面具”示人,让对手看到的只是逼真的表象,从而信以为真,被迷惑诱...

    2023-02-08717.17 KB2
  • 【写材料用典】物竞天择势必志,不优则劣兮不兴则亡

    【写材料用典】物竞天择势必志,不优则劣兮不兴则亡VIP

    【写材料用典】物竞天择势必志,不优则劣兮不兴则亡【例文】“物竞天择势必志,不优则劣兮不兴则亡”,领导干部“下得来”,干事创业才能“上得去”。“才不配位”势必紧迫,蓄势待发终有机会。“温水青蛙”需警醒,盘活队伍确需让“能者上,庸者下”成为新常态。(河北共产党员杂志《让“能者上、庸者下”成为新常态》)【典故】出自清代梁启超《二十世纪太平洋歌》,物竞天择势必至,不优则劣兮不兴则亡。水银钻地孔乃入,物不自腐虫焉藏。尔来环球九万里上一沙一草皆有主,旗鼓相匹强权强。【释义】意思是,自然界中的生物相互竞争,然而自然界所选择的生存下来的都是强者,不能往好的发展就会变坏,不能兴盛,就会衰败。【赏析】在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指物种之间及生物内部之间相互竞争,物种与自...

    2023-02-08417.17 KB2
  • 【写材料用典】公道溺于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

    【写材料用典】公道溺于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VIP

    【写材料用典】公道溺于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例文】“公道溺于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党员干部要把握好交往中的分寸,必须保持清醒、守住底线,在交友中了解社情民意、汲取劳动智慧、补充精神营养。这样的交友之道,才能让自己站得正、行得稳、走得远。(中国纪检监察报《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典故】出自《贞观政要·卷十·论慎终》,岂不以居万乘之尊,有四海之富,出言而莫己逆,所为而人必从,公道溺于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释义】意思是,公道常被私情淹没,礼节常被嗜好与欲望毁掉。指不能放纵私情和私欲。【赏析】“公道”就是人人所认同的“公正”之道,是人们心中的“公正”,即所谓“公道自在人心”。公正的规则、制度之所以能被遵循、践行,就因为这些规则、制度是社会公众所认同的“大...

    2023-02-08817.16 KB2
  •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VIP

    材料用典: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例文】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近代中国数百个政党中脱颖而出,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上下团结一致,党中央一发出号令,党员干部就闻令而动、舍身为国,以“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的战斗姿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吉林日报《彰显担当作为》)【典故】出自春秋孙武《孙子兵法·军争篇》,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意思是,按照战场形势的需要,部队行动迅速时,如狂风飞旋;行进从容时,如森林徐徐展开;攻城掠地时,如烈火迅猛;驻守防御时,如大山岿然;军情隐蔽时,如乌云蔽日;大军出动时,如雷...

    2023-02-08317.16 KB2
确认删除?
开通会员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