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祸难生于邪心,邪心诱于可欲【例文】“祸难生于邪心,邪心诱于可欲。”在“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诱惑面前,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既要有“眼里看得破”的警觉,更要有“肚里忍得过”的定力,时常净化思想、端正心态、磨砺心志,始终保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清醒和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修身律己、防微杜渐,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如此,才不会做出悔恨终生的错事。(中国纪检监察报《面对诱惑切莫试试看》)【典故】出自战国韩非《韩非子·解老》人有欲,则计会乱;计会乱,而有欲甚;有欲甚,则邪心胜;邪心胜,则事经绝;事经绝,则祸难生。由是观之,祸难生于邪心邪心诱于可欲。可欲之类,进则教良民为奸,退则令善人有祸。【释义】意思是,人有欲望,计算就混乱,...
写材料用典:身在兵位,胸为帅谋【例文】“身在兵位,胸为帅谋”。应当看到,观大势谋大局绝不只是党委的事、机关的事、领导的事,每名官兵坚守的岗位和担负的任务,都是强国强军大局的组成部分,每名官兵都要强化大局意识,自觉在大局下行动。(解放军报《不能只看五万分之一的地图》)【典故】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训,与清代陈澹然《寤言二迁都建藩议》中“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有相近之义。【释意】兵位,喻意为下属、局部;帅,喻意为上级、大局。意思是,一个人即使地位卑贱,也要有大局意识,遇事要从集体和国家利益出发,从全局高度想问题、办事情。这不仅是对自身利益的一种维护,更是对国家利益的一种捍卫。【赏析】从古至今,凡成就大业者,眼睛里绝不会只有当下和眼前,总是...
写材料用典: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例文】“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报考军校是人生的重要门槛,是绿色青春的特殊历练。结果虽然很重要,但也只是漫长人生路上的一关,成功与否,都不会决定一生。能够考上心仪的军校,当然值得报以掌声,这是给寒窗苦读、辛勤耕耘交上一份满意答卷,也能为今后个人成长成才奠定一个好的基础,为强军事业挑起更重的担子,为部队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解放军报《通往成功的路有千万条》)【典故】出自唐代袁皓《及第后作》,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蓬瀛乍接神仙侣,江海回思耕钓人九万抟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风尘。升平时节逢公道,不觉龙门是嶮津。【释义】意思是,科举考试金榜高悬,姓名写得清清楚楚,高中的人一枝独秀,表达了诗人科举高中的...
写材料用典: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例文】“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青年官兵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支军队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官兵忠心向党、一心为党,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与军队齐进步,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青年官兵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是走向更高、走得更远的重要前提。(解放军报《肩负重任不辱使命》)【典故】出自明代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释义】意思是,立志成为圣人,就可以成为圣人;立志...
写材料用典:思索生知,慢易生忧【例文】古人云:“思索生知,慢易生忧。”经常思索就能增长智慧,疏忽粗心就会招来忧患。焦裕禄深知亲身实践的重要,所以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要蹲下看蚂蚁;廖俊波深知深入第一线的重要,所以他坚持“能到现场就不在会场”;李保国扎根太行山区35年,与农民同吃同劳动,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笃行“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要从“经事”中“长智”,就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多想出智慧、多砺出锋锐,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就会逐步提高、日渐增强。(解放军报《要善于经一事长一智》)【典故】出自春秋管仲《管子·内业》,思索生知,慢易生忧,暴傲生怨,忧郁生疾。【释义】意思是,反复思考、不断探索,故而产生知识;疏慢轻易、必然坏...
写材料用典: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例文】在“心态”上下功夫。“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事件越是紧急,处置的时候越不能“眼迷”“手抖”“腿软”。在高负荷、高压力的状态下要冷静研判风险态势,正确化解风险。通过在“精准拆弹”实战中反复磨砺,锤炼面对复杂局面的心理承受力,真正做到遇险不慌、泰然处之。(学习时报《领导干部要学会“精准拆弹”》)【典故】出自战国墨子《墨子·七患》,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郭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释义】卒:同“猝”,指突然事变。意思是,所以,粮仓中没有预备粮,就不能防备凶年饥荒;兵库中没有武器,即使自己有义也不能去讨伐无义;内外城池若不完备,不可以自行防守;心中没有预先考虑应对事变的...
写材料用典: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例文】认清个人素质与机遇的关系。良好的个人素质是立身之本、为官之基。孔子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现实是,比职位更紧缺更重要的是人的素质。因此,我们要注重提高自身素质本领,把发展进步的渴求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使自己切实具备担负重任的能力。(解放军报《树立正确的职位观》)【典故】出自《论语·里仁篇》,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释义】意思是,孔子说:“不愁没有职位,只愁没有足以胜任职务的本领。不愁没人知道自己,应该追求能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赏析】职位观,简单来说就是对职位和权力的根本态度,折射着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职位观,说到底,是一个怎...
写材料用典:天下不能常治,有弊所当革也【例文】“天下不能常治,有弊所当革也;犹人身不能常安,有疾所当治也”。保持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就要坚持自我革命,时时对标对表,时时检视解剖,时时铸魂补钙,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螺丝拧得紧而又紧,把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永葆革命青春活力。(中国国防报《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典故】出自南宋何坦《西畴老人常言》,天下不能常治,有弊所当革也;犹人身不能常安,有疾所当治也。溺于宴安而因循弗革,是却药屏医而觊疾之自愈也;率意更张而躁求速效,是杂方俱试而幸其一中也。【释义】意思是,天下不能够得到治理,一定是有什么应当革除的弊端,就像人的身体不能安泰,一定是有什么应当治疗的疾病。沉溺享乐,因循苟且,对弊端不加革除,就好比不寻医问药...
写材料用典:人心多从动处失真【例文】今年,市县乡领导班子将陆续开始换届。古人讲,“人心多从动处失真。”换届涉及干部“进退留转”,极易引发思想波动,特别是“尘埃落定”前的特殊时期,往往是不正之风的多发期、思想抛锚的易发期,而随之产生的“心慌病”“撂荒症”等“换届综合征”值得各级党委警惕。(新疆日报《换届切莫“涣”心》)【典故】出自明代洪应明《菜根谭》,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与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释义】澄然,即清澈,心无杂念。悠然,即闲静自得。潇然,即豁达开朗,无拘无束。意思是,人的心灵大半是从浮动处才失去纯真本性。假如任何杂念都不产生,只是自己苟坐腔思,那一切念头都会随着天际白云消失,随着雨点的...
材料用典: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合【例文】保持清醒和自觉,时刻严格约束自己,是一种高尚素养与修为。“吾日三省吾身”“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合”……古往今来,严于律己、以高标准要求自我,成为无数仁人志士的追求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修己以安人”尤为重要。正所谓:“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人民日报《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典故】出自宋代林逋《小窗幽记·集法篇》,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合,寡合则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释义】绳,即约束、苛求;寡合,即与人不易投合。意思是礼义廉耻,可以用来要求自己,不可用来要求别人要求自己则能少犯过失,要求别人则难以与人和睦相处,难以与他人相处就不合乎处世之道。...
写材料用典:兰生空谷,不为无人而不芳【例文】兰生空谷,不为无人而不芳。但是,无人赏识,便成了孤芳自赏,芳香埋没于空谷,价值得不到彰显人才是怕被埋没的,倘若“养在深闺人未识”,其才华得不到赏识与发挥,既是人才本身的不幸,也是人才资源的浪费。杨敬之、祝枝山慧眼识人、提携后学的精神,是对人才资源的保护,也是对社会的贡献,其眼光、其胸襟、其作为,乃后世之表率。(中国纪检监察报《逢人说项斯》)【典故】出自汉代刘安《淮南子·说山训》,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释义】意思是,兰花生长在无人的山谷,不会因为没人看而不芳香;船在江河上,不会因为没有人乘坐而不浮在水上;君子做事,不会因为没人知道而停止不做。比喻君子行仁义之...
写材料用典:机之未至,不可以先;机之已至,不可以后【例文】战机转瞬即逝,作战行动宁可拙速,不可巧迟。机之未至,不可以先;机之已至,不可以后。中国古人历来十分重视把握时机,果断出击。无独有偶,拿破仑曾说:“战争的全部艺术就是一个非常合理而十分谨慎的防御,时机成熟时继之以一个迅速而大胆的攻击。”可见在形势复杂多变、战机转瞬即逝的战场上,应该在战机来临之时紧紧抓牢,快速行动。快则占据先机,使敌猝不及防;慢则丧失战机,陷己于被动挨打境地。(解放军报《巧迟不如拙速》)【典故】出自元代脱脱、阿鲁图《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七》,机之未至,不可以先;机之已至,不可以后。以此备边,安若太山,以此应敌,动如破竹,惟所欲为,无不如志。【释义】意思是,时机还没有到来,不能够先行动手...
写材料用典:先禁其身而后人【例文】坚持以“先禁其身而后人”的品行,树好担当之形。德才兼备,方堪重任。无私才能无畏,无私才敢担当。坚持廉洁自律,不断锤炼党性,树牢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政绩观,明辨是非善恶,追求健康情趣,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坚决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任何时候都守住底线。(河南日报《年轻干部要勇于担当作为》)【典故】出自东汉荀悦《申鉴·政体》,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善禁之,至于不禁,令亦如之。若乃肆情于身,而绳欲于众,行诈于官,而矜实于民。求己之所有余,夺下之所不足,舍己之所易,责人之所难,怨之本也。【释意】意思是,善于用禁令治理社会的人,必然自己首先按禁令要求自己,然后才去要求...
写材料用典:内无妄思,外无妄动【例文】“内无妄思,外无妄动。”要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权力,走出自以为是的误区;立志做大事而不是做大官,对个人得失看淡,对功名利禄知足,对物质享受知止,排除名缰利锁的干扰;持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去庸俗、远低俗、不媚俗,以个人的文化修养提升党员形象。(解放军报《锤炼共产党人的光辉品格》)【典故】出自南宋朱熹《朱子语类》,问:“敬何以用工?”曰:“只是内无妄思,外无妄动。”【释义】意思是,潘柄问朱熹该如何在“敬”上下功夫。朱熹的回答是要想做到“敬”,最重要的就是两点:在内,是要做到不妄思,也就是不要产生那些荒谬的、不合理的、非分的想法;在外,是要做到不妄动,也就是不要有那些荒谬的、不合理的、非分的行动。【赏析】自省是中华...
写材料用典: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裂,是错到底【例文】“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裂,是错到底。”党员干部要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处处自律,时时自警,日日自省,如此,才会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做到慎独而心安。(中国纪检监察报《慎独而心安》)【典故】出自清代金缨《格言联璧·存养类》,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烈,是错到底。古之学者,在心地上做功夫,故发之容貌,则为盛德之符。今之学者,在容貌上做功夫,故反之于心,则为实德之病。【释义】意思是,一念的疏忽是错误的开始,一念不能善始善终,便是错误到底。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烈,是错到底。【赏析】慎独是儒家的修身之法,为历代贤达所重视。《中庸》中讲,“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大学》提到“诚于...
写材料用典: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例文】“干而论道”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实践。“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起而行之不妨“干而论道”,真正让“行之”者又去“论道”,让干事的人再去“说事”,把实践中的经验做法进行归纳总结、提炼上升、抽象概括,然后“现身说法”,这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习时报《坚持“干而论道”的好方法》)【典故】出自西周周公旦《周礼·冬官考工记》,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或坐而论道,或作而行之,或审曲面执,以饬五材,以辨民器,或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或饬力以长地财,或治丝麻以成之。【释义】意思是,国家有六类职业,百工是其中之一。有的人安坐而谋虑治国之道;有的人起来执行治国之道;有的人审视“五材的”曲直、方圆,以“加工”整治五材而具备民众所...
写材料用典: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例文】“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以身作则、率先躬行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一种政治智慧。好的榜样,是最好的引导;好的楷模,是最好的说服。毛泽东同志说过:“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身教重于言传,具体强于抽象。一言以蔽之:树立威信还在于从自身做起,正人先正己,律人先律己,敢于担当负责,勇于直面矛盾。(光明日报《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典故】出自明代陈继儒《小窗幽记·集醒篇》,看中人,在大处不走作,看豪杰,在小处不渗漏。留七分正经以度生;留三分痴呆,以防死。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从极迷处识迷,则到处醒;将难放怀一放,则万境...
写材料用典:度己以绳,接人用抴【例文】“度己以绳,接人用抴”传递出的豁达宽容精神,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团结共事,和谐共处,既利己利人,又利家利国。纵观历史,凡是建功立业、取得成就者,绝非私欲膨胀、胸襟狭隘之人,而是那些律己宽人、襟怀坦荡者。(中国纪检监察报《律己方能服人》)【典故】出自战国荀子,君子之度己则以绳,接人则用抴。度己以绳,故足以为天下法则矣;接人用抴,故能宽容,因求以成天下之大事矣。【释义】绳,即木工所用的墨线,比喻标准、规范;抴(yè),同“曳”,意为牵引。意思是,君子严于律己,就像木工用墨线来取直一样。同时,又宽以待人,就像梢公用舟船来接待乘客一样。用墨线似的准则来约束自己,所以能够使自己成为别人效法的榜样、模范。用舟船似的胸怀待人,对他人以宽...
写材料用典:德不优者,不能怀远【例文】德不优者,不能怀远。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我们党始终保持着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铸就的精神特质,血液里流淌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基因。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不同于一切维护少数统治阶级利益的旧道德,而是从一开始就建立在集体主义原则之上,基本特点体现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忠诚团结、无私无畏,严于律己、清正廉洁。(解放军报《学史崇德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典故】出自东汉王充《论衡·卷十三·别通篇》,夫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故多闻博识,无顽鄙之訾;深知道术,无浅暗之毁也。【释义】意思是,品德不优秀的人,不会胸怀远大理想;才能不大的人,不会具有渊博...
写材料用典: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例文】“严是爱,松是害”,纪律严明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严格要求也是对士兵的负责。带兵人应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对士兵的关爱要注入原则性和纪律性,避免出现“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的现象。如此,才能让士兵走正军旅路,明法纪、听指挥,成为合格军人。(解放军报《做到爱兵有道》)【典故】出自春秋孙武《孙子兵法·地形篇》,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释义】意思是,对待士卒像对待婴儿,士卒就可以同他共患难:对待士卒像对待自己的儿子,士卒就可以跟他同生共死。如果对士卒厚待却不能使用,溺爱却不能指挥,违法而不能惩治,那就如同骄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