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今日妙笔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标签“材料”的相关文档,共9088条
  • 写材料用典: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

    材料用典: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VIP

    材料用典: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例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进入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面临的重大斗争不会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方面都有而且越来越复杂。领导干部要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对潜在的风险有科学预判,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该斗争的就要斗争。(人民日报《把准斗争方向明确斗争任务》)【典故】出自西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尝一脔肉,知一镌之味;悬羽与炭,而知燥湿之气;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论远。【释义】意思是,尝一小块肉,就可知道一锅肉的滋味;悬挂羽...

    2023-02-08518 KB1
  •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VIP

    材料用典: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例文】古人讲,“爱民者,民恒爱之”“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其前提是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做到清正廉洁、克己奉公,不负人民的信任和重托,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工作中要坚持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以闻过则喜的胸怀和马上就办的执行力,积极回应关切,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解放军报《甘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典故】出自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

    2023-02-08818 KB3
  • 写材料用典: 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破敌者,众也

    材料用典: 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破敌者,众也VIP

    【例文】“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破敌者,众也。”领导者既是决策者,也是执行者,一项重要职责就是亲临一线助推任务落实。然而,个别领导干部在布置完任务后,总是习惯性地强调一句:“我只要结果。”言外之意,就是不管怎么干,只看干得怎么样。乍一听,似乎有点道理,其实不然。没有哪一项工作是孤立的,也没有哪一项工作只有结果而无过程。【典故】出自汉代黄石公《黄石公三略·上略》,夫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破敌者,众也。故乱将不可使保军,乖众不可使伐人。【释义】意思是,统领军队掌握战争形势的人是将帅,击败敌人取得胜利的人是士兵。【赏析】“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以上率下、以身人则,是优秀将领的重要品质。据说战争年代有一位来中国采访的外国记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共...

    2023-02-08818 KB1
  • 写材料用典:良金百炼不失其采,美玉百涅不渝其洁

    材料用典:良金百炼不失其采,美玉百涅不渝其洁VIP

    材料用典:良金百炼不失其采,美玉百涅不渝其洁【例文】良金百炼不失其采,美玉百涅不渝其洁。革命人面对困难和挫折,只会越挫越勇。他们以青春的创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中坚;以朝日的光芒,照亮了内忧外患下民族黯淡的心情。一百年犹未老,一世纪正青春。革命人始终怀着高飞的雄心,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一棒一棒接力跑,一代一代齐奋斗,奔向的是前程,赢得的是未来。(解放军报《永远怀着高飞的雄心》)【典故】出自齐国陈仲子《於陵子辩穷》,夫良金百炼而不失其采,美玉百涅而不渝其洁者,此固不能以穷穷也。曩吾与子宁兹否道,辟时末流,相与窒其耳目,忘其尸体,藏其心志,三十年而穷亡乎,我至今也。【释义】涅,黑色;渝,变。意思是,真金用火炼上一百遍也不会失去兴采,美玉即使用黑色涂抹一百次...

    2023-02-08917.99 KB1
  • 写材料用典:所做平凡事,皆成巨丽珍

    材料用典:所做平凡事,皆成巨丽珍VIP

    【例文】事业的大厦是一砖一瓦堆砌起来的。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不论为学还是为政,都要拿出“勤”“恒”“挤”的干劲和韧劲,从一点一滴、一时一事做起,积少成多,精进不止,才能实现由量变到质变,采撷到“所做平凡事,皆成巨丽珍”的胜利果实。【典故】出自老一辈革命家董必武《歌咏雷锋同志》,螺丝钉不锈,历史色常新。只做平凡事,皆成巨丽珍。【释义】巨丽珍,伟大、壮丽、宝贵,可以解释为“伟大壮丽的珍贵的精神财富”。意思是,螺丝钉不生锈,历史依旧向前,虽然做的都是平凡事,但是却谱写了一段辉煌。【赏析】这首是董必武于一九六三年二月所作,主要是赞美人民英雄雷锋,高度概括了雷锋精神的实质,平凡孕育伟大,为人民服务。寥寥数语,表达出雷锋令人钦佩的精神。在雷锋的精神里,饱含着无限的热情...

    2023-02-08617.99 KB1
  • 写材料用典: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材料用典: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VIP

    材料用典: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例文】英雄不惧渡沧海,谱写了时代的慷慨悲歌;英雄精神海天张,铸造了民族的血脉精魂。英雄不朽,精神不灭,英雄模范身上那些“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的凌云壮志、“救国安有息肩日,革命方为绝顶人”的英雄气概、“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的战斗豪情,永远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解放军报《崇尚英雄模范弘扬英雄精神》)【典故】出自唐代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释义】感时,意思是感念时事,指报效国家;蒿莱,泛指野草,比喻身份低微。意思是,虽有感于时事的多舛自己郁郁不得志,但一想到报效国家,便常常孤身一人在草...

    2023-02-08517.99 KB1
  •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忧先于事者,不及于忧;事至而忧者,无及于事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忧先于事者,不及于忧;事至而忧者,无及于事VIP

    材料用典:忧先于事者,不及于忧;事至而忧者,无及于事【例文】“忧先于事者,不及于忧;事至而忧者,无及于事。”一个民族最可怕的是贪图安逸,最可贵的是忧患长存。“我们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因为深知“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所以坚持“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中国国防报《保持“当那天真的来临”的忧患意识》)【典故】出自明代徐祯稷《耻言》,夫忧先于事者,不入于忧;事至而忧者,无及于事。故顺而不慆,泰而能常。【释义】意思是,事先忧虑就不会陷入忧虑而被动,事故发生才忧虑,补救都来不及。比喻做事要未雨绸缪、防范在先。【赏析】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诫我们:越是在成就辉煌的时候,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是在享受胜利的时候,越要牢记“刀枪入库、马放南...

    2023-02-08817.98 KB3
  •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VIP

    材料用典: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例文】“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一个人要想成才,关键是要敢于直面困难,在磨砺中战胜自我、强大内心。“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实践证明,只有多经历风吹雨打的洗礼,人生才会更有沉淀,才能更快成长。(解放军报《立鸿鹄志,做栋梁才》)【典故】出自战国《韩非子·喻老》,子夏曰:"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于胸中,未知胜负,故癯。今先王之义胜,故肥。"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释义】意思是,因此立志的困难,不在于胜过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所以《老子》说:“能够战胜自我,就叫做强。”【赏...

    2023-02-081217.97 KB2
  • 写材料用典:不畏多难畏无难

    材料用典:不畏多难畏无难VIP

    材料用典:不畏多难畏无难【例文】面对成绩可以自豪,但绝不自满自大;面对挑战可以谨慎,但绝不畏惧挑战,坚定不移地做好自己的事,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这是“不畏多难畏无难”的最好诠释。志行万里者,不因忧患而畏惧,不因安逸而自喜。从离开西柏坡开始,我们党已持续进行了70多年的“赶考”,应该说已经考出了优异成绩,但考试远没有结束,还要持续进行下去。每名党员干部都需要清醒面对赞誉,勇于担当,慎终如始,永不懈怠,方能确保伟大目标如期实现。(纪检监察报《不畏多难畏无难》)【典故】出自《新唐书·崔群传》,赞曰:圣人不畏多难,畏无难。何哉?多难之世,人人长虑而深谋,日惕于中,犹以为未也,曰:“吾覆亡不暇,又何以安?”故能举天下付之兴,畏之也。【释义】意思是,圣人不害...

    2023-02-08717.95 KB3
  • 写材料用典:守之以谦,行之以实

    材料用典:守之以谦,行之以实VIP

    材料用典:守之以谦,行之以实【例文】激扬雄心壮志,就要“守之以谦,行之以实”。齐白石晚年感慨,声望高了,自己也被赞誉弄得飘飘然了,无形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于是88岁高龄的他依旧每天认真研习画作。“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守谦,就会少些飘飘然,避免“胜利时犯骄傲的错误”;就会于顺境中看到不足,永不停滞、永不懈怠。方此“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之际,我们更须守谦行实。(人民日报《激扬我们的雄心壮志》)【典故】出自先秦荀子《荀子·宥坐》,孔子曰:“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释义】意思是,孔子说:“聪明睿智,就要用笨拙来保持它;功劳遍布天下,就要用谦让来保持它;勇敢...

    2023-02-08517.96 KB1
  • 写材料用典:清浊必异源,凫凤不并翔

    材料用典:清浊必异源,凫凤不并翔VIP

    材料用典:清浊必异源,凫凤不并翔【例文】清浊必异源,凫凤不并翔。不一样的人格映射不一样的天地。名节好比易碎孤品,容不得半点马虎;如林中甘泉,少不得积聚蕴蓄。一旦受损,真宰渐无。长此以往,或是非不明,或荣辱颠倒,或利令智昏。一定意义上讲,能否常令名节不堕地,就是区分高尚庸俗之人的分水岭,就是衡量德高品劣之官的试金石。(解放军报《常令名节不堕地》)【典故】出自魏晋傅玄《秋胡行》,负心岂不惭,永誓非所望。清浊必异源,凫凤不并翔。引身赴长流,果哉洁妇肠。彼夫既不淑,此妇亦太刚。【释义】意思是,水各有清浊,因其源头不同。野鸭和凤不会一同飞翔。比喻志趣不同的人无法在一起相处。【赏析】古人讲,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惟当同心人,可以论金铁。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天...

    2023-02-08317.96 KB3
  •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VIP

    材料用典: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例文】“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要善于及时解决细微的、苗头性的问题,把隐患化解于无形。要善于“小题大做”,不因事小而不纠,才不会因小失大。杯水风波可能会引起滔天巨浪,针尖大的窟窿眼也能透出斗大的风。如果弃微求著,不仅于事无补,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和损失。(中国国防报《无事常如有事时》)【典故】出自汉代司马相如《上书谏猎》,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虽小,可以喻大。【释义】萌,萌发;形,出现;隐微,隐蔽、细微;忽,忽视;垂堂,靠近屋檐下,坐不垂堂是防万一屋瓦坠落伤身。意思是,聪明的人在事端尚未萌生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

    2023-02-08517.95 KB2
  • 写材料用典: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材料用典: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VIP

    材料用典: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例文】“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雄心不经高飞,难逾天堑。爱人民,是革命人立志成事的最高境界。大革命时期,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从北京大学毕业,拒绝了北洋政府的差事,“我不做官,我要做人民的公仆公仆就是大众的长工”。新中国成立后,焦裕禄在风沙最大时带头查风口、探流沙,在大雨倾盆时带头蹚过齐腰深的洪水了解灾情,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革命人永远怀着高飞的雄心,就是要出不辞劳、入不数功,“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解放军报《永远怀着高飞的雄心》)【典故】出自战国孟子《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二节》,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释义】意思是,作为成年人,不要失去天真无邪的童心。比喻能成就大事的人...

    2023-02-08417.93 KB1
  • 写材料用典:不信之言,无诚之令,为上则败德,为下则危身

    材料用典:不信之言,无诚之令,为上则败德,为下则危身VIP

    材料用典:不信之言,无诚之令,为上则败德,为下则危身【例会】不信之言,无诚之令,为上则败德,为下则危身。建立借谷证制度之初,中央苏区就考虑到了诚信问题。因而在每一张借谷证上都清晰地印着借谷斤额、落款信息、借与还的规则等,当时的落款为:主席毛泽东印、财政人民委员部部长林伯渠印,并盖上了代表苏区政府的红色印章。这让当地群众十分信服,因此群众借粮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中央苏区先后三次向群众共借谷100余万石,不仅解决了红军粮食供给不足的问题,还为红军战略转移提供了坚实的保证。(中国纪检监察报《共产党人一诺千金》)【典故】出自唐代吴兢《贞观政要.诚信》,然而言而不信,言无信也;令而不从,令无诚也。不信之言,无诚之令,为上则败德,为下则危身,虽在颠沛之中,君子之所不为...

    2023-02-08817.93 KB3
  • 写材料用典:慈母有败子,小不忍也

    材料用典:慈母有败子,小不忍也VIP

    【例文】做到厚爱与严管相统一。父母的爱是无私的、深沉的,但领导干部作为人父人母,对子女则要爱而有度、爱而有方,当以“严”为前提,做到厚爱与严管相统一。古人讲“子不教,父之过”,又讲“慈母有败子,小不忍也”,足以说明严管对于子女成人成才的重要性。(解放军报《在知行合一中立好家风》)【典故】出处汉代桓宽《盐铁论·周秦》,故立法制辟,若临百仞之壑,握火蹈刃,则民畏忌,而无敢犯禁矣。慈母有败子,小不忍也,严家无悍虏,笃责急也。今不立严家之所以制下,而修慈母之所以败子,则惑矣。【释义】意思是,所以,制订法律,就好似面临百仞深谷,以手去抓火,用脚去踩刀刃一样,老百姓就会害怕而不敢去犯罪了。慈善的母亲之所以有不成器的儿子,是因为小的差错总不忍心管教。严厉的家庭中没有蛮...

    2023-02-08417.92 KB2
  •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VIP

    材料用典: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例文】“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读书学习的最高境界,在于知行合一,成就更美好的自我。读书、明志、力行,才能读出如磐的理想信念,不畏浮云遮望眼,经受住各种斗争的考验;读出坚定的宗旨意识,俯首甘为孺子牛,默默付出、无私奉献;读出昂扬的苦干精神,千磨万击还坚劲,永葆披荆斩棘的斗志;读出创新的品格,勇立潮头敢为先,争当自立自强者。(人民日报《阅读,成就更美好的自我》)【典故】出自战国荀子《荀子·大略》,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故其行效,其立效,其坐效,其置颜色、出辞气效。无留善,无宿问。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释意】尽其理,指彻底了解其中的道理;究其难,指深入探究其中的难处。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会追根朔源,彻底...

    2023-02-082117.92 KB3
  • 写材料用典: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

    材料用典: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VIP

    材料用典: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例文】只有这样,才能摸清“平时备了什么、还缺什么、如何补缺”,搞清“战时用什么、怎么用、用到什么程度”等现实问题,真正让武器装备发挥出最大效能。“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只有平时练好装备、运用好装备,才能拥有战场管用、官兵善用的好装备战时才能实现一剑封喉。(解放军报《好装备是练出来的》)【典故】出自宋代陆九渊《鹅湖和教授兄韵》,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沈。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古今。【释义】沧溟,即大海;拳石,即拳头大小的石头;崇,即积聚;泰华,即泰山和华山;岑,即高山。意思是,涓涓的细流汇聚在一起,就会形成大海;拳头大小的石头,...

    2023-02-08717.89 KB3
  •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

    【写作素材】写材料用典: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VIP

    材料用典: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例文】“蝇贪成群,其害如虎。”小贪小占、小恩小惠、小钱小酒,看似是小问题,却可能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是官兵的切身利益,啃噬的是官兵的获得感,不仅会玷污党在官兵心中的形象和威信,甚至会动摇强军事业的根基。“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如果不真抓不实抓不严抓,因为“事小”就视而不见,因为“利小”而听之任之,就不可能彻底铲除“蝇贪”滋生的土壤,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解放军报《“苍蝇”乱飞也要拍》)【典故】出自东汉陈忠《清盗源疏》,臣闻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识几。【释义】端,即开端;源,即起源。意思是,轻是重的开端,小是大的起源,所以河堤溃决是肇始于细小的蚁穴,气泄是缘起于针尖大...

    2023-02-08517.91 KB2
  • 写材料用典: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材料用典:世易时移,变法宜矣VIP

    材料用典:世易时移,变法宜矣【例文】“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在精确打击、精确制导、精确释能的现代战争条件下,我们要打赢今天的“上甘岭战役”,必须要有敢战敢胜的战斗精神,以及制胜强敌的过硬本领、一定优势的“撒手锏”武器。可以说当年朝鲜战场的“坑道”必须升级替换,换成先进战法、高科技武器、信息化系统等。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打赢今天的“上甘岭战役”。否则,就可能在维护国家安全时,出现运用较低维度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去应对更高维度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的被动局面。(解放军报《夺取“精神+坑道”的胜利》)【典故】出自秦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释义】意思是,治理国家没有法制是...

    2023-02-08717.9 KB2
  • 写材料用典: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将军之事也

    材料用典: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将军之事也VIP

    【例文】发展一线是最好的领导力课堂,“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将军之事也”。领导干部就像领兵的将军一样,必须耳聪目明、识机通变,锤炼过硬领导力,谋势而动,顺势而为,淬炼一支具有高度凝聚力、强大执行力的坚强战队,能征善战、敢于胜利。【典故】出自春秋孙武《孙子兵法·九地》,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释义】意思是,聚集全军士卒,投置于危险的境地,使他们殊死战斗,这便是将军的责任。【赏析】战争是最需要优秀领导者的人类活动,战场也从来都是学习领导力的最佳课堂。军人从成为领导者那天起就明白,自己的首要职责,就是必...

    2023-02-08617.88 KB3
确认删除?
开通会员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