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要“求异存同”——经济学家孙冶方的治学之道孙冶方(1908—1983年),中国经济学家。原名薛萼果,江苏无锡人。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初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7年9月后任中共江苏省委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顾问、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为宣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懈努力,对中国经济建设和经济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著有《孙冶方全集》。孙冶方自20世纪30年代起从事经济理论研究,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独创见解,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为中国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出了重大贡献。“使理论能为实践服务”作为经济学研究工作者,孙冶方非常注重基本功。他认为...
在第六届复旦大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的讲话我今天就十四五到2035年期间,今后的15年中国的发展战略路径的选择做一个演讲。从今年开始,中国进入第二个100年,走向世界经济强国的发展阶段。今后15年,是我们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最大变局的15年,也是我们百年未有大变局,发展最为关键的15年。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下,中国的发展战略会出现什么样变化?我认为会有5个新的战略路径变化。一、以内循环为主体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推出1949年10月1号开始到2050年这100年的发展,大体上分为三个战略循环的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底到80年代初,中国当时限于帝国主义的封锁,这30多年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内循环的阶段。第二阶段是从80年代开始改革开放一直到2012年十八大前的30多年,中国进入了一个两头在外,大进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