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好贤而不能任,能任而不能信,能信而不能终,能终而不能赏【例文】为担当者担当,敢于担当的干部才能如春草怒生;为负责者负责,敢于负责的干部才能如洪波涌起。否则,“好贤而不能任,能任而不能信,能信而不能终,能终而不能赏,虽有贤人,终不可用矣”。《史记》中记载,汉文帝曾对冯唐感叹,如果我有廉颇、李牧这样的将军,还用为匈奴操心吗?冯唐不客气地说:“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待冯唐细细说出其中理由,汉文帝听后转怒为喜,当即采纳了冯唐的谏言。(人民日报《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典故】出自唐代陈子昂《答制事问·重任刑科》,好贤而不能任,能任而不能信,能信而不能终,能终而不能赏,虽有贤人,终不可用矣。今日公文网——速公文——每个笔杆子必备的百万篇公文...
写材料用典:不厚其栋,不能任重【例文】“不厚其栋,不能任重”,担当是一种能力,需要掌握能担当的知识本领。常言道,“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只有个人本领过硬、素质过高、底气够足,才能在面临困境和接受任务时,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中国组织人事报《做新时代敢担当有作为的好干部》)【典故】出自《国语·鲁语·子叔声伯辞邑》,不厚其栋,不能任重。重莫如国,栋莫如德。【释意】厚,即粗壮;栋,即正梁;任,即担任;重,即分量。意思是,不使用粗大的木料做正梁,就不能承受屋顶的分量;没有什么分量比国家的利益更重要的,没有什么栋梁比品德高尚的人更合适的。【赏析】“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责。”置身岗位,处身社会,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责任。这个典故...
今日公文网——海量公文资料,官网www.jinrigongwen.com苗庆旺: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发表时间:2019-12-19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斗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将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以下简称“三不”),作为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重要内容,单列一条作出部署。这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抓好落实。一、一体推进“三不”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战略部署关于构建不...
写材料用典:天下不能常治,有弊所当革也【例文】“天下不能常治,有弊所当革也;犹人身不能常安,有疾所当治也”。保持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就要坚持自我革命,时时对标对表,时时检视解剖,时时铸魂补钙,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螺丝拧得紧而又紧,把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永葆革命青春活力。(中国国防报《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典故】出自南宋何坦《西畴老人常言》,天下不能常治,有弊所当革也;犹人身不能常安,有疾所当治也。溺于宴安而因循弗革,是却药屏医而觊疾之自愈也;率意更张而躁求速效,是杂方俱试而幸其一中也。【释义】意思是,天下不能够得到治理,一定是有什么应当革除的弊端,就像人的身体不能安泰,一定是有什么应当治疗的疾病。沉溺享乐,因循苟且,对弊端不加革除,就好比不寻医问药...
写材料用典:德不优者,不能怀远【例文】德不优者,不能怀远。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我们党始终保持着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铸就的精神特质,血液里流淌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基因。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不同于一切维护少数统治阶级利益的旧道德,而是从一开始就建立在集体主义原则之上,基本特点体现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忠诚团结、无私无畏,严于律己、清正廉洁。(解放军报《学史崇德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典故】出自东汉王充《论衡·卷十三·别通篇》,夫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故多闻博识,无顽鄙之訾;深知道术,无浅暗之毁也。【释义】意思是,品德不优秀的人,不会胸怀远大理想;才能不大的人,不会具有渊博...
写材料用典: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例文】“严是爱,松是害”,纪律严明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严格要求也是对士兵的负责。带兵人应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对士兵的关爱要注入原则性和纪律性,避免出现“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的现象。如此,才能让士兵走正军旅路,明法纪、听指挥,成为合格军人。(解放军报《做到爱兵有道》)【典故】出自春秋孙武《孙子兵法·地形篇》,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释义】意思是,对待士卒像对待婴儿,士卒就可以同他共患难:对待士卒像对待自己的儿子,士卒就可以跟他同生共死。如果对士卒厚待却不能使用,溺爱却不能指挥,违法而不能惩治,那就如同骄惯了...
写材料用典:凡不能俭于己者,必妄取于人【例文】“凡不能俭于己者,必妄取于人。”一个人如果不能“俭于己”,挥霍无度、欲壑难填,必定向别人乱“伸手”。以案为鉴,很多官员的贪腐,追根溯源就是从奢侈浪费、贪图享受开始的。贪腐之风的背后往往是奢靡之风。(中国纪检监察报《欲教以廉当先使俭》)【典故】出自清代魏禧《日录里言》,凡不能俭于己者,必妄取于人;当省而不省者,必至当用而不用。【释义】意思是,凡是那些自己不能节俭的人,必然会对他人乱加占取;应该节省却不节省的人,必然会到了该用的时候却无所使用了。【赏析】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直把勤俭节约作为传家之宝、修身之本。《尚书》教诲“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左传》训诫“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墨子断定“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写材料用典:不厚其栋,不能任重【例文】“不厚其栋,不能任重”,担当是一种能力,需要掌握能担当的知识本领。常言道,“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只有个人本领过硬、素质过高、底气够足,才能在面临困境和接受任务时,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中国组织人事报《做新时代敢担当有作为的好干部》)【典故】出自《国语·鲁语·子叔声伯辞邑》,不厚其栋,不能任重。重莫如国,栋莫如德。【释意】厚,即粗壮;栋,即正梁;任,即担任;重,即分量。意思是,不使用粗大的木料做正梁,就不能承受屋顶的分量;没有什么分量比国家的利益更重要的,没有什么栋梁比品德高尚的人更合适的。【赏析】“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责。”置身岗位,处身社会,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责任。这个典故...
【例文】摒弃私心杂念,增强敢于坚持原则的底气。古人言:“见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谋公事。”跳出个人名缰利锁的束缚,时刻秉持一颗公心,就会有敢于坚持原则的底气。孔繁森、焦裕禄、杨善洲、廖俊波……在党的历史上,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获得认可、赢得群众支持,能够一辈子坚守“按制度规矩办事”的原则底线,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他们始终心底无私,做到了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人民日报《坚持原则是共产党人重要品格》)【典故】出自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第二一九则》,见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谋公事。【释义】意思是,只能见到小小的利益,就不能立下大的功绩。心中存着自私的心,就不能为公众谋事。【赏析】古人讲,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写材料用典】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例文】以正确方法引导人才。唐代文学家韩愈在《马说》中说:“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面对千里马,喂马的人“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是无法发挥出千里马天赋的。人才成长的过程,有时也会遇到各种困难挫折和考验,会导致一些人在思想上陷入迷茫,需要领导以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解放军报《有感于“良匠无弃材”》)【典故】出自唐代韩愈《马说》,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释义】意思是,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比喻要因材使用,不能...
【写材料用典】好贤而不能任,能任而不能信,能信而不能终,能终而不能赏【例文】为担当者担当,敢于担当的干部才能如春草怒生;为负责者负责,敢于负责的干部才能如洪波涌起。否则,“好贤而不能任,能任而不能信,能信而不能终,能终而不能赏,虽有贤人,终不可用矣”。《史记》中记载,汉文帝曾对冯唐感叹,如果我有廉颇、李牧这样的将军,还用为匈奴操心吗?冯唐不客气地说:“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待冯唐细细说出其中理由,汉文帝听后转怒为喜,当即采纳了冯唐的谏言。(人民日报《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典故】出自唐代陈子昂《答制事问·重任刑科》,好贤而不能任,能任而不能信,能信而不能终,能终而不能赏,虽有贤人,终不可用矣。【释义】意思是,喜欢贤能的人而不能任用,或虽任用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