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例文】“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凡此种种,都是表态式落实,是典型的形式主义、表面文章,只表态不表率,只挂帅不出征,对工作没有丝毫裨益,对事业没有一点好处。一是带坏了风气,劣币驱逐良币,作秀胜过做事;二是扰乱了人心,“工作如戏,全靠演技”,谁还会静下心来想工作;三是搞垮了事业,用的都是虚招、干的都是花活,规划就会踩空,工作就会落空。(解放军报《杜绝表态式落实》)【典故】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文公·文公五年》,晋阳处父聘于卫,反过甯,甯嬴从之。及温而还,其妻问之,嬴曰:“以刚。《商书》曰:‘沈渐刚克,高明柔克。’夫子壹之,其不没乎。天为刚德,犹不干时,况在人乎?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犯而聚怨,不可以定身。余惧不获其利而离...
【写材料用典】勤且艰若此【例文】“大凡一艺成名者,非肯下功夫不可几也。”善内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而是靠劳身苦体、契阔勤思一点点换来的。南宋理学家张九成谪居南安军,每天站在窗户下就着晨曦读书,14年如一日,以致窗下留下一双脚印。宋濂年轻时从师求学,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忍穷冬烈风,足肤皲裂而不知,“勤且艰若此”,终成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这些先贤能流芳百世,无一不是靠善内的功夫逐步成就的。(解放军报《善内者多不恃外》)【典故】出自明代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释义】意思是,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什...
【写材料用典】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例文】讲道理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功。古人讲:“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从实践看,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道理讲不好,入不了心,症结在于理论功底弱,道理讲不透、听了不解渴;有的是知识储备少,说理干巴巴、听了没味道;有的是缺乏创新思维,说理不生动,一个比喻能讲清的问题,绕半天弯子都说不明白。所以,必须切实增强自身素养,提高讲道理的能力。提高讲道理的能力,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硬核素质。(解放军报《下功夫把道理讲好》)【典故】出自清代李毓秀《弟子规》,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释义】意思是,用强势去压服人,即使压服了,他对方心也是不服的,要用理来服人。他服...
【写材料用典】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例文】“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容十分丰富,既有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和理论上的深邃思考,也有目标上的科学设定和工作上的战略部署。如果浅尝辄止地讲、蜻蜓点水地学,是不可能完全、准确、全面领会的。(解放军报《讲深才能引导人》)【典故】出自清朝·李毓秀《弟子规》,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释义】意思是,用强势去压服人,即使压服了,他对方心也是不服的,要用理来服人。他服的是这个理,所以他无言了,他也就不会跟你在心上对抗,就是他心服口服。【赏析】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中华民族五千年渊源悠长的文化积淀,讲求屏除虚...
【写材料用典】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例文】“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党员干部不仅要想在前、走在前、干在前,更要艰苦奋斗在前、奉献担当在前。砥砺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新的更大的奇迹靠奋斗者来书写。(人民日报《不怕苦、能吃苦》)【典故】出自战国荀况《荀子·修身》,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端悫诚信,拘守而详,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任。【释义】意思是,劳累辛苦的事就争先去做,致富快乐的事就让给别人。【赏析】“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吃苦就是吃补。吃苦犹如补“钙”,能让自己抗挫折能力更强。一切伟大瑰丽事业的成就和非凡意志品格的形成,无不伴...
【写材料用典】功废于贪,行成于廉【例文】“功废于贪,行成于廉。”苏轼在《六事廉为本赋》中谈及廉洁,认为清廉是善良、能干、恭敬、正直、守法、明察等“六事”的根本,其提倡的做人以廉为先、做官以廉为首的为官理念,至今仍有警醒意义。(中国纪检监察报《至论不如清》)【典故】出自北宋苏轼《六事廉为本赋》,乃知功废于贪,行成于廉。【释义】意思是,贪欲会毁掉一个人的功业,廉洁会成就一个人的德行。【赏析】廉洁从政,是为官者的最高准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贪欲是万恶之源,古往今来不知毁掉了多少人的功名事业,不知使多少人身败名裂、倾家荡产。不义之财不可取,不法之事不可为。苏轼这番话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为官从政,要以廉为先。为官之道以廉为首,廉洁不保,再大的功劳也毁于一旦。在中华...
【写材料用典】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谋之【例文】“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谋之;利在一时勿谋也,利在万世者谋之。”历史上,大凡有作为有品德的从政者,都以谋大众之利、谋长远之利为己任。我们共产党人在这方面应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好。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中国纪检监察报《群众满意是最出色政绩》)【典故】出自五代十国钱镠《钱氏家训·国家》,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利在一时不谋也,利在万世必谋之;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不可有愧于圣贤;子孙虽愚,诗书必读,勤俭为本,忠厚传家,乃能长久。【释义】意思是,如果利益只有你一个人享受,不要谋划得到它;如果利益天下享之,就一定想办法得到它。如果只是一时的利益,不要谋划得到...
【写材料用典】公道溺于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例文】“公道溺于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党员干部要把握好交往中的分寸,必须保持清醒、守住底线,在交友中了解社情民意、汲取劳动智慧、补充精神营养。这样的交友之道,才能让自己站得正、行得稳、走得远。(中国纪检监察报《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典故】出自《贞观政要·卷十·论慎终》,岂不以居万乘之尊,有四海之富,出言而莫己逆,所为而人必从,公道溺于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释义】意思是,公道常被私情淹没,礼节常被嗜好与欲望毁掉。指不能放纵私情和私欲。【赏析】“公道”就是人人所认同的“公正”之道,是人们心中的“公正”,即所谓“公道自在人心”。公正的规则、制度之所以能被遵循、践行,就因为这些规则、制度是社会公众所认同的“大...
【写材料用典】人心公则如烛,四方上下,无所不照【例文】“人心公则如烛,四方上下,无所不照。”在许党报国的铿锵誓言中,做到“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在忠于职守的急难险重面前,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竭诚为民的急流险滩面前,做到“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青海日报《以家风“积跬步”让干部“至千里》)【典故】出自明代薛宣《薛文清公读书录体验》,人心公则如烛,四方上下,无所不照。【释义】意思是,一个公平、公正的人就像一颗蜡烛,无论是四面八方,还是上上下下都能照得明亮。【赏析】老子《道德经》有言:“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公者千古,私者一时。无私是一种不求回报的给予,是一种光明磊落的情操。公私分明、先公...
【写材料用典】于安思危,于治忧乱【例文】“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大,家门口生乱生战的可能性增大,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任务艰巨繁重。“于安思危,于治忧乱。”我们必须始终警醒着、时刻准备着,切实把粮草备足、把猎枪擦亮,一旦有“不速之客”犯我门庭,定叫他处处碰壁、有来无回。(解放军报《善于应对“不速之客”》)【典故】出自清代魏源《默觚·学篇七》,不乱离,不知太平之难;不疾痛,不知无病之福;故君子于安思危,于治忧乱。【释义】意思是,在平安的环境里应思虑到危难和风险,在稳定的时候要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动乱。【赏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忧患意识始终一以贯之,突出强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写材料用典】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例文】很多时候,对于危险之地,人们往往十分谨慎,反而不易出事,恰是那些看似无忧之处,时常让人措手不及。明代文学家程敏政的《夜渡两关记》,在写景中给人以哲思。作者过清流关时,人们说“颇险恶,多虎”。因此,准备充分,顺利过关。过清流关后,看到“峦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方以为喜”。事实上,此乃昭关的前奏,到过关时却“怪石如林,马为之避易”。后来,作者极其狼狈地渡过昭关。可见,“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中国纪检监察报《图之未萌,虑之未有》)【典故】出自《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释义】意思是,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
【写材料用典】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例文】“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当然不可。作为一名主官,在抓工作、作决策、搞建设中有自己的主见和立场是非常必要的,但决不能过于主观,不让他人说话,或者不愿相信他人。这就要求每名主官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法规条例为准绳,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在表明意见前搞好科学论证,看看是否合乎法规制度要求、是否符合部队建设实际需求、是否有利于提升战斗力。(解放军报《主官勿“主观”》)【典故】出自宋代苏轼《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释义】意思是,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
【写材料用典】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例文】“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从孔子的“富之教之”,到朱熹的“新民”思想、王阳明的“亲民”思想,再到顾炎武的“厚民生,强国势”,历史上诸家学说都推崇“民为邦本”的思想。(中国纪检监察报《民为邦本》)【典故】出自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释义】意思是,执政者如果以顺应民众的快乐为快乐,民众就会为执政者的快乐而快乐;如果把民众的忧苦当做自己的忧苦,民众也会为执政者的忧苦而忧苦。【赏析】在中国历史...
【写材料用典】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例文】公平不是曲从众意,公平也不是无原则迁就平衡,“和事佬”其实和不了事。“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谁都不得罪,结果往往是心劳日拙,手忙脚乱。(人民日报《公正办事公道用人》)【典故】出自《孟子卷八离娄下》,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释义】意思是,如果治国理政者一个个地去讨好人,时间也就会不够用了。【赏析】坚持原则是共产党人的重要品格,是衡量一个干部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东汉有个名士叫司马徽,他不谈论别人的短处,跟人说话时不管好和坏都说“好”。有人...
【写材料用典】为将之道,所谓身先士卒者【例文】“为将之道,所谓身先士卒者,非独临阵身先,件件苦处要当身先。”兵随将转。主将奋勇,三军用命。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指挥员作为军中脊梁、部队中坚,率先垂范是比命令更好的激励和感召。一支英勇善战的军队里,必有身先士卒的指挥员。人民军队之所以“横扫千军如卷席”,就是因为有一大批“死节从来岂顾勋”的战将。他们不仅智谋过人,而且以身先人,敢于喊出“跟我上”“我先来”。(解放军报《万军布阵靠良将》)【典故】出自明代戚继光《纪效新书》,况为将之道,所谓身先士卒者,非独临阵身先,件件苦处要当身先;所谓同滋味者,非独患难时同滋味,平处时亦要同滋味。【释义】意思是,当好将领的准则,就是要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赏析】率军...
【写材料用典】与其失之过迟,不如失之过早【例文】“与其失之过迟,不如失之过早。”在综合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越多,发现问题越早,说明演练越有成效,越有利于问题解决。把发现问题当成绩,就会主动深挖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自觉以赶路的心态、奋发的状态,弥补自身能力素质短板。(解放军报《把问题意识贯穿综合演练全程》)【典故】出自《毛泽东选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开始准备的时机问题,一般地来说,与其失之过迟,不如失之过早。因为后者的损失较之前者为小,而其利益,则是有备无患,根本上立于不败之地。【释义】意思是,对于作战时机来说,如果不能很好地恰当地掌握,同样是丢失的话,失之过迟不如早点失之。【赏析】军之大事,命在于将。治将不善,一败涂地。指挥员作为部队的“大脑”和“中枢神...
【写材料用典】不革其旧,安能从新【典故】革故鼎新是中华文化的固有特质和基因,历来被世人所推崇和践行。“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不革其旧,安能从新?”“尊新必威,守旧必亡。”这些论述无不在强调革故鼎新的重要性。历史和实践也一再证明,只有应时与势、革故鼎新、不断超越,才会永葆生机和活力,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中国纪检监察报《革故鼎新》)【典故】出自宋代朱熹《上蔡先生语录·卷中》,不革其旧,安能从新?不见异人,当读异书。【释义】意思是,不革除旧的不合理制度,怎么能开创新的局面?指破旧才能立新。【赏析】古人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作出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路径。变...
【写材料用典】不知来,视诸往【例文】“不知来,视诸往”。中国人历来重视历史,善于从历史的纵深处启示现实和未来。古人不仅创造了多种史书体例,形成了丰富的史料资源,而且善于从历史表象中把握本质,寻求规律。在晚年所作《报任安书》中,司马迁介绍了《史记》的体例和宗旨,说《史记》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作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史记》希望探究自然规律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通晓古今变化,通过历史的发展演变,寻找历代兴衰成败之道,从而为后人提供镜鉴。(中国纪检监察报《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典故】出自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古之人有言曰:“不知来,视诸往。”【释义】意思是,不知将来怎样,那就看看以往。意思是,历史是面镜子,对照以后就可预...
【写材料用典】不为冥冥堕行【例文】评价一个人的品行有多种标准,但“不为冥冥堕行”最见节义操守。人在有监督的时候,往往能秉持道义,规范行事。倘若在无人监督时,也能一如既往,言行如一,自我约束,则更见其修养和境界。大家都知道被誉为“关西孔子”“四知先生”的杨震,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拒礼,很好地保持了廉洁品格。(解放军报《不为冥冥堕行》)【典故】出自清代张廷玉等著《明史·列传·卷三十七》,尝夜阅爰书,抚案而叹,笔欲下辄止。妻问之。曰:“此岁终大辟奏也。”与同列饮他所,夜归值雪,过禁门,有欲不下者,原吉曰:“君子不以冥冥堕行。”其慎如此。【释义】意思是,君子不因为天色昏暗而毁弃自己的行为举止。【赏析】古人提倡,暗室不欺,慎独为要。《中庸》讲,“莫见乎隐,...
【写材料用典】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例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应当追求知行合一。我们常讲“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年轻人尤当避免坐而论道、凌空虚蹈,而应注重“勤而行之”,闻道、力行,再闻道、再力行。如此方为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之法。(解放军报《提倡闻道力行》)【典故】出自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释义】意思是,上士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赏析】人生一世,做何种人,成何种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身处什么环境,见贤思齐、起而行之都是难能可贵的进取态度。王守仁有句话说得好,“知之真切笃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