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今日妙笔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标签“用典”的相关文档,共712条
  • 【写材料用典】行一事而立一法,寓一意而设一机

    【写材料用典】行一事而立一法,寓一意而设一机VIP

    【写材料用典】行一事而立一法,寓一意而设一机【例文】经验表明,指挥员谋划制敌之策,最忌讳“行一事而立一法,寓一意而设一机”。现代战争的联合性多变性残酷性,要求我们每一次演练、每一场对抗都必须把“绝招”与“备招”设足。既要有破敌之术,也要有防破之法,一旦受制于人,立即能“破彼之破”;既要准备好电脑,也要准备好刺刀,一旦系统失灵,就能随时与敌短兵相接;既要下好先手棋,也要留好后手牌,一旦处于危局险局,也能够扭转成胜局。(解放军报《争取比对手多一手》)【典故】出自明末清初揭暄《兵经百篇下衍部》,行一事而立一法,寓一意而设一机,非精之至也。故用智必沈其一,用法必增其一,用变必转其一,用偏必照其一,任局必出其一,行之必留其一,尽之必翻其一。【释义】意思是,做一件事...

    2023-02-12516.91 KB2
  • 【写材料用典】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写材料用典】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VIP

    【写材料用典】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例文】“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松柏不畏严冬、坚守气节的风骨,历来为中华民族所称道。对于褪去“一道杠”青涩、扛起“一颗星”重任的新排长来说,过好基层关要提升的素质、补齐的短板很多,但是,政治标准是第一位的标准,政治要求是最根本的要求。官之初,新排长就应“扣好第一粒扣子”,从一开始就把“听谁指挥、为谁打仗”的问题搞明白,从情感深处培塑对党绝对忠诚的信仰,坚定理想信念、打牢思想根基,把人生总开关拧牢固。(解放军报《官之初当学“三种树”》)【典故】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蚤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后引申出...

    2023-02-12817.27 KB1
  • 【写材料用典】若有尘瑕须拂拭,敞开心扉给人看

    【写材料用典】若有尘瑕须拂拭,敞开心扉给人看VIP

    【写材料用典】若有尘瑕须拂拭,敞开心扉给人看【例文】“若有尘瑕须拂拭,敞开心扉给人看。”对于共产党员来说,思想汇报就要敞开心扉给党看,既“交稿”更“交心”。思想汇报的态度,反映一个人对为什么入党、入党做什么的真正看法、真实想法。心底无私,自然敢于直言;胸怀坦荡,必然敢讲真话。如果对党“只讲三分话”,遮遮掩掩、虚虚实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耍小聪明、当两面人,最终必然聪明反被聪明误,受到组织的严肃处理。(解放军报《思想汇报必须见思想》)【典故】出自老一辈革命家谢觉哉《透视心脏肠胃》,行经万里心犹健,历尽千艰胆未寒。可有尘瑕须拂拭,敞开心肺给人看。【释义】意思是,看看思想上有没有灰尘和瑕疵要及时清里,和人相处要掏心见胆、敞开心怀。比喻为人处世要坦诚相待。【赏...

    2023-02-12316.75 KB2
  • 【写材料用典】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

    【写材料用典】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VIP

    【写材料用典】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例文】补好实践必修课。“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句话生动地揭示出实践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应注重通过实践来检验所学、鉴别所知,否则,“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解放军报《莫做“知识里手”》)【典故】出自宋代朱熹《朱子大全·答曹元可》,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欲行而未明于理,则所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释义】意思是,治学的实质,本来就在于实践。如果只是懂得道理而不去实践,那与不学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想实践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那么虽然实践了,又不知道它何以如此结果。【赏析】“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强调了学...

    2023-02-12616.64 KB1
  • 【写材料用典】花繁柳茂处拨得开,雨骤风狂时立得定

    【写材料用典】花繁柳茂处拨得开,雨骤风狂时立得定VIP

    【写材料用典】花繁柳茂处拨得开,雨骤风狂时立得定【例文】理论是管全局、管方向的,也是管思想、管长远的。年轻干部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理论素养犹如一泓清泉,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滋养政治灵魂;又似一盏明灯,可以在山重水复时指引正确方向。于花繁柳茂处拨得开,于雨骤风狂时立得定,就必须在强化理论武装、厚实理论功底上下功夫。(解放军报《最根本的本领是理论素养》)【典故】出自明代陈继儒《小窗幽记·集醒篇》怪小人之颠倒豪杰,不知惯颠倒方为小人;惜吾辈之受世折磨,不知惟折磨乃见吾辈。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速公文:sugongwen.com今日公文:jinrigongwen.com今日公文网——速公文——每个笔杆子必备的百万篇公...

    2023-02-12818.05 KB1
  • 【写材料用典】舍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教人者顺

    【写材料用典】舍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教人者顺VIP

    【写材料用典】舍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教人者顺【例文】“舍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教人者顺。”从严治军不仅是一个上令下行的流程,还是一个以上率下的过程,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充分发挥表率作用。从严治军,要害是从严治官,必须对全体官兵都一视同仁,做到治下先治上,严兵先严官。(解放军报《严之有“度”》)【典故】出自秦代黄石公《黄石公三略》,舍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逆者乱之招,顺者治之要。【释义】意思是,不自我教育而去教育别人违背常理,端正了自己再去教化别人才符合常规,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赏析】古人讲,“教者必以正”“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做的让人佩服,说的才能让人信服。中国历代兵家把正己看作是衡量将帅人格力量的重要内容,把正己化人视为治军的根本大计。正如汉朝...

    2023-02-12417.01 KB3
  • 【写材料用典】至论不如清

    【写材料用典】至论不如清VIP

    【写材料用典】至论不如清【例文】至论不如清,清廉之名靠的是清廉之为。荀子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对为官从政者来说,都想给老百姓留下清廉为民的形象,但清廉不靠清谈,不是挂在嘴上、靠言语标榜出来的,也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一生人品官德的坚守,是从内到外浑然天成的自然流露,这样的清廉是他们“本来如此”的真实。(中国纪检监察报《至论不如清》)【典故】出自唐代杜荀鹤《送人宰吴县》,海涨兵荒后,为官合动情。字人无异术,至论不如清。草履随船卖,绫梭隔水鸣。唯持古人意,千里赠君行。【释义】意思是,抚治百姓没有什么特别的办法,任何华丽与高明的言论都不如为官清正廉洁。【赏析】杜荀鹤的《送人宰吴县》,一反送别诗的或惜...

    2023-02-12816.8 KB1
  • 【写材料用典】耸廉勤之节,塞贪竞之门

    【写材料用典】耸廉勤之节,塞贪竞之门VIP

    【写材料用典】耸廉勤之节,塞贪竞之门【例文】引导党员干部涵养“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的敬畏之心,坚守法纪红线、道德底线,任何情况下都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涵养“无羞则失气节,无耻则失德行”的羞耻之心,做到知耻明辱、持正守节,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涵养“耸廉勤之节,塞贪竞之门”的自警之心,做到尚俭戒奢、防微杜渐,任何时候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言行、守得住清白。(解放军报《把握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着力点》)【典故】出自唐代姚崇《冰壶诫》,嗟尔在位,禄厚官尊,固当耸廉勤之节,塞贪竞之门。冰壶是对,炯诫犹存,以此清白,遗其子孙。【释义】意思是,推崇廉洁勤政的气节,堵住贪腐拉拢的门道。意指廉洁从政。【赏析】在绵延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吏治是否清明在...

    2023-02-12716.78 KB2
  • 【写材料用典】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烛矣

    【写材料用典】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烛矣VIP

    【写材料用典】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烛矣【例文】“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烛矣。”良好的精神状态,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推动任何一项事业发展,不仅要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和科学的理论指导,而且要有坚定的信仰信念、坚强的毅力意志,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实现从物质到精神、从精神到物质的转化。(新湘评论《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典故】出自汉代桓谭《新论·形神》,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释义】意思是,精神居于人的形体,就好象火对于点燃的蜡烛那样。用以形容信仰信念的重要性。【赏析】精神焕发,就能活力无穷。精神所在,就是血脉所在、力量所在,就是活力所在、信心所在。回顾人类历史,小到一个...

    2023-02-12817.14 KB1
  • 【写材料用典】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

    【写材料用典】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VIP

    【写材料用典】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例文】“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共产党员敢担当善作为,是本分更是责任。要积极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多接“烫手山芋”,多啃“硬骨头”,在攻克一个个难关中提升能力,不断积蓄干事创业的后劲和底气。(解放军报《下苦功方能有所成》)【典故】出自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纷华不染,方称杰出之人。【释义】意思是,粗米饭也能吃得很香甜,一定是有作为的人才;处于繁华热闹之中而不受感染,才说得上是杰出的人物。【赏析】有一句老话说得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那些受尽磨难和苦难的人,才能获取比别人更高的地位和成就。古往今来,无论通达美好梦想,还是成就壮丽事业,坦途只有一条,那就是一往无前地实干;捷径只有一种,那...

    2023-02-12616.92 KB3
  • 【写材料用典】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写材料用典】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VIP

    【写材料用典】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例文】以正确方法引导人才。唐代文学家韩愈在《马说》中说:“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面对千里马,喂马的人“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是无法发挥出千里马天赋的。人才成长的过程,有时也会遇到各种困难挫折和考验,会导致一些人在思想上陷入迷茫,需要领导以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解放军报《有感于“良匠无弃材”》)【典故】出自唐代韩愈《马说》,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释义】意思是,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比喻要因材使用,不能...

    2023-02-12517.03 KB2
  • 【写材料用典】石以砥焉,化钝为利

    【写材料用典】石以砥焉,化钝为利VIP

    【写材料用典】石以砥焉,化钝为利【例文】无数典型事例都告诉我们:“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成就精彩需要迎难而上之“勇”、坚忍不拔之“志”,也需要笑对困难之“乐”,积极应对艰难困苦,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如此方能书写精彩人生。(解放军报《下苦功方能有所成》)【典故】出自唐代刘禹锡《砥石赋》,嗟乎!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武王得之,商俗以厚。高帝得之,杰才以奏。【释义】意思是,石头用来磨砺,可使不锋利变得十分锋利;法治之使用,可变蠢笨为智慧。比喻一个人只有经过磨练才能变得更强大。【赏析】“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人只有在实践中经受锻炼才能增长才干,就像刀在石头上磨砺才能锋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激励人们在实践中磨砺名句典故很多。《礼记·学记》中说...

    2023-02-122317.03 KB2
  • 【写材料用典】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写材料用典】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VIP

    【写材料用典】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例文】所谓知足,是说在个人待遇上要懂得满足。遵纪守法,靠外力约束,更靠内心自觉。“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一些落马的领导干部,职位不可谓不高,权力不可谓不大,为何还走上违法犯罪之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知足。不知足,则不知止。对政治待遇不知足,因此野心膨胀,不守政治纪律,不讲政治规矩,结党营私,做“两面人”;对生活待遇不知足,因此贪得无厌,大搞权钱交易,纵容家人利用其影响非法敛财。(人民日报《既要知足,又要知不足》)【典故】出自春秋李耳《老子·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释义】意思是,所以说,人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

    2023-02-12516.89 KB3
  • 【写材料用典】矢以弓利,可以穿重甲;马以御良,可以致千里

    【写材料用典】矢以弓利,可以穿重甲;马以御良,可以致千里VIP

    【写材料用典】矢以弓利,可以穿重甲;马以御良,可以致千里【例文】实践证明,“矢以弓利,可以穿重甲;马以御良,可以致千里。”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精心搭台培养,同样能出战斗力。(解放军报《绿色军营最懂你》)【典故】出自清代唐甄《潜书·审知》,矢以弓利,可以穿重甲;马以御良,可以致千里。【释义】意思是,箭凭借强弓,可以穿透双层铠甲;马依靠好的驭手,可以奔驰千里。比喻贤才在能知人善任的人手下,可以做一番辉煌的事业。【赏析】“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故事无不成,而功无不立。”为政之要,重在选人用人;用人之要,重在知人善任。选好人、用对人,才能让人才在适合的岗位充分发挥,否则,就会出现“鲁班出征、关公伐木”等人才错位现象。党的十八大强调,“广开进贤之路,...

    2023-02-12416.63 KB2
  • 【写材料用典】眼前得失等云烟,身后是非悬日月

    【写材料用典】眼前得失等云烟,身后是非悬日月VIP

    【写材料用典】眼前得失等云烟,身后是非悬日月【例文】“眼前得失等云烟,身后是非悬日月。”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多少革命军人不纠结于眼前利益的得失,不在乎个人的发展前景,而是一心装着革命大局。长征时期,为配合主力部队北上,徐海东同志率红二十五军定下决心:“即使这三千多人都牺牲了,也要把党中央和红一、四方面军迎接过来。”随后,他们毅然向危险地域挺进。为此,军政委吴焕先英勇牺牲。对于长征胜利的原因,毛泽东同志说了这样一条:靠的就是全党全军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紧密团结。(解放军报《顾大局者成大业》)【典故】出自明末清初陈恭尹,眼前得失等云烟,身后是非悬日月。【释义】意思是,前的得失就如同云烟一样,转眼即逝;而你所做的一切,百年之后是是非非都象高悬的明月一样清清楚楚。【...

    2023-02-12816.91 KB2
  • 【写材料用典】物竞天择势必志,不优则劣兮不兴则亡

    【写材料用典】物竞天择势必志,不优则劣兮不兴则亡VIP

    【写材料用典】物竞天择势必志,不优则劣兮不兴则亡【例文】“物竞天择势必志,不优则劣兮不兴则亡”,领导干部“下得来”,干事创业才能“上得去”。“才不配位”势必紧迫,蓄势待发终有机会。“温水青蛙”需警醒,盘活队伍确需让“能者上,庸者下”成为新常态。(河北共产党员杂志《让“能者上、庸者下”成为新常态》)【典故】出自清代梁启超《二十世纪太平洋歌》,物竞天择势必至,不优则劣兮不兴则亡。水银钻地孔乃入,物不自腐虫焉藏。尔来环球九万里上一沙一草皆有主,旗鼓相匹强权强。【释义】意思是,自然界中的生物相互竞争,然而自然界所选择的生存下来的都是强者,不能往好的发展就会变坏,不能兴盛,就会衰败。【赏析】在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指物种之间及生物内部之间相互竞争,物种与自...

    2023-02-121617.1 KB2
  • 【写材料用典】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

    【写材料用典】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VIP

    【写材料用典】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例文】任何事业都难以一蹴而就,都是一个循序渐进、量变积累的过程。“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慢是成事的基础,快是前进的姿态。快与慢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才能谱出和谐的旋律。我们先静下来、慢下来,才能让自己动起来、快起来;我们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才能让之前的慢下来有意义。把握好“留不常迟”的辩证法,方能走稳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解放军报《“留不常迟”的辩证法》)【典故】出自宋代陆九渊《鹅湖和教授兄韵》,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沈。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古今。【释义】意思是,涓涓细流汇聚起来,就能形成浩瀚大海;拳头大的石头堆积起来,就能成...

    2023-02-12817.1 KB1
  • 【写材料用典】泰然无所歉,反焉无所愧

    【写材料用典】泰然无所歉,反焉无所愧VIP

    【写材料用典】泰然无所歉,反焉无所愧【例文】忧勤增一步,说明“朝夕思虑其事,日夜经纪其务”,临事而惧。反之,如果官职越高,越是贪图享受,“泰然无所歉,反焉无所愧”,则意味着缺了一份责任意识。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自当忧心政事,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才是对待官职更高、权力更大的正确态度。(中国纪检监察报《常思忧勤增一步》)【典故】出自明代吕坤《呻吟语》之《修身》篇,一物失所,不遑安席;一事失理,不遑安食。限于才者求尽吾心,限于势者求满吾分,不愧于君之付托,民之仰望,然后食君之禄,享民之俸,泰然无所歉,反焉无所愧。否则是食浮于功也,君子耻之。【释义】意思是,才能虽然有限,但一定要尽心竭力;权势虽然有限,但一定要用好自己的权限。不愧于天子的托付和民众...

    2023-02-12316.84 KB1
  • 【写材料用典】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

    【写材料用典】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VIP

    【写材料用典】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例文】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文中说:“人的全部发展取决于教育和外部环境。”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回顾党的历史,老一辈革命家为国惜英才的故事历历在目:周恩来视科学家为“国家宝贝”,邓小平甘当科技人才的“后勤部长”,朱德月下追回电台技术员……这些都充分彰显出老一辈革命家身上强烈的爱才意识、服务意识。(解放军报《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典故】出自汉代刘安《淮南子·说山训》,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好戈者先具缴与矰,好鱼者先具署与罛,未有无其具而得其利。【释义】意思是,要想引来鱼群,先得疏通河道;要想引鸟...

    2023-02-12816.89 KB2
  • 【写材料用典】欲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有

    【写材料用典】欲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有VIP

    【写材料用典】欲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有【例文】当然,希望政治上进步、生活上改善,是可以理解的,但必须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决不能越雷池半步。如果想升迁就搞非组织政治活动,跑官买官;想发财就搞权钱交易,索贿受贿,触碰了党纪国法的红线,最终必然受到严惩,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身为领导干部,应该常思贪念之害、常怀知足之心、常持感恩之情,否则难免如古人所说:“欲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有。”(人民日报《既要知足,又要知不足》)【典故】出自汉代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应侯曰:“善。吾闻‘欲而不知,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先生幸教,雎敬受命。”於是乃延入坐,为上客。【释义】意思是,有欲望而不知道遏止,连原...

    2023-02-12417.01 KB3
确认删除?
开通会员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