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例文】“严是爱,松是害”,纪律严明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严格要求也是对士兵的负责。带兵人应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对士兵的关爱要注入原则性和纪律性,避免出现“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的现象。如此,才能让士兵走正军旅路,明法纪、听指挥,成为合格军人。(解放军报《做到爱兵有道》)【典故】出自春秋孙武《孙子兵法·地形篇》,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释义】意思是,对待士卒像对待婴儿,士卒就可以同他共患难:对待士卒像对待自己的儿子,士卒就可以跟他同生共死。如果对士卒厚待却不能使用,溺爱却不能指挥,违法而不能惩治,那就如同骄惯了...
写材料用典:士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例文】反浪费、重节约,为何被如此看重?勤俭节约是一个人最基础的良好道德品质之一,可以“孕育”众多其他优秀品质。《元史》里有句名言:“士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徐特立同志说过:“俭朴的生活,不但可以使精神愉快,而且可以培养革命品质。”从反面看,“浇风易渐,淳化难归”,浪费不加约束便会滋长奢靡腐化之风。正所谓,“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从各方面厉行节约,才能打开净化社会风气、培育健康风尚的突破口。(人民日报《以俭修身以俭兴业》)【典故】出自明代宋濂、王祎编修的《元史·乌古孙泽传》,量食而入,余悉委学官,给诸生以劝业。常曰:“士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身一布袍数年,妻子朴素无华,人皆言之,泽不以为意也。【释义...
写材料用典:犯其至难,图其至远【例文】大事难事看担当。“知难而进,必有所得”“犯其至难,图其至远”,这些箴言证明,共产党人为党分忧就要敢于做难事、成大业。在聚焦建军百年奋斗目标推动军队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我们仍面临着许多难关和挑战,迫切需要共产党人、革命军人锚定宏伟蓝图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勇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全面提高新时代打赢能力,真正扛起新使命、创造新业绩。(解放军报《在党就要为党分忧》)【典故】出自宋代苏轼《思治论》,古之人,有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者,彼独何术也?且非特圣人而已。【释义】意思是,向至高至难的地方冲击,才能够达到至臻至美的境界;向至高至难的地方发起挑战,才能够达到最远的目标。比喻一个人敢于挖掘潜力、挑战极限,就能超越自我。【赏...
写材料用典: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例文】“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一季度不仅是今年开局、“十四五”开局,也是新发展阶段的开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起步。只要我们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就一定能风雨无阻向前进,走稳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人民日报《乘风破浪创造大机遇》)【典故】出自春秋时期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君子之行,思其终也,思其复也。《书》曰:“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诗》曰:“夙夜匪懈,以事一人。”【释义】意思是,君子的行为,要考虑到结果,考虑以后能再这样做。《周书》说:“慎重于开始,而重视其结果,结果就不会困惑。”《诗经》说:“早晚不敢懈怠,以事奉一人。”...
【例文】“铢积寸累,日就月将”蕴含着一个“勤”字。“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学习来不得投机取巧,以勤为径、以苦作舟,平时多下一点“笨功夫”,最后才能成就“真功夫”。【典故】“铢积寸累”出自宋代苏轼《梦中作靴铭》:寒女之丝,铢积寸累;“日就月将”出自《诗经·周颂·敬之》,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释义】“铢积寸累”,意思是一点一滴地积累;“日就月将”,意思是每天有收获,每月有进步。这两句形容积少成多,精进不止。【赏析】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以勤为径、以苦作舟,平时多下一点“笨功夫”,最后才能成就“真功夫”。晚清名臣曾国藩自称少时“愚陋之至”,但他相信勤能补拙,每天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史书每日读十页,每月作诗文数首,即使公务缠身,甚至...
写材料用典:规矩诚设矣,则不可欺以方圆【例文】“令在必信,法在必行。”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制度的价值在于落实。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刚性执行,就会流于形式、成为摆设。一些单位之所以几十年安全无事故,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将建章立制作为抓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实在实际行动上,体现在具体工作中。“规矩诚设矣,则不可欺以方圆。”个别单位安全工作漏洞百出,摁下葫芦浮起瓢,根本就在于不讲客观规律不遵守法规制度、肆意妄为。(解放军报《没有章程制度办不好事》)【典故】出自战国末期赵国荀子《荀子·礼论》,故绳墨诚陈矣,则不可欺以曲直;衡诚县矣,则不可欺以轻重规矩诚设矣,则不可欺以方圆;君子审于礼,则不可欺以诈伪。【释义】规矩,指规和矩,规是用来画圆的工具,矩是用来画方的工具...
写材料用典: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例文】宽容是团结的纽带。人的工作经历、认识水平、性格特征各不相同,看问题难免有意见分歧,干工作难免有磕碰。“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维护团结,就要有一颗宽容之心,懂得尊重和欣赏别人的个性,谅解和包容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做到容人、容言、容事。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这样的事例有很多。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傅作义见到毛泽东同志后的第一句话是“我有罪”,毛泽东同志微笑道:“你有功!谢谢你,你做了一件大好事。人民永远不会忘掉你的!”毛泽东同志正是以博大的胸怀、恢宏的气度,拓宽了团结的空间、促进了党的事业。(解放军报《由“刘邓之间加不进顿号”谈团结》)【典故】出自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乘船。穷...
写材料用典:不诚无物【例文】古人说:“不诚无物。”是用心干还是用心眼干,反映一个人的工作作风、精神状态、责任担当。军队是要打仗的,战场是最严酷的审计师,来不得半点虚假漂浮。今天“用心眼干”,偷奸耍滑、投机钻营,明天就可能流血牺牲、付出代价。(解放军报《用心干,别用“心眼”干》)【典故】出自孔子之孙,战国子思《礼记中庸》,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释义】真诚贯穿在万事万物的始终,没有真诚就没有万事万物。所以,君子把真诚看作高贵的品德。【赏析】《说文解字》说,“诚者,信也,从言,成声”,“诚”的意思就是,真实不欺,对人坦诚讲信用。“诚”,可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它在儒家哲学体系...
写材料用典:用得其宜,则才著;用非其宜,则才晦【例文】“人才各有所宜,用得其宜,则才著;用非其宜,则才晦。”用人的艺术贵在“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汉高祖刘邦深知“随陆无武,绛灌无文”,于是,安排厚重少文但能带兵打仗的周勃、灌婴担当指挥军队的重任,对长于谋划、有游说特长的随何、陆贾,则令其运筹帷幄,结果成就了一番事业。相反,战国时,赵王错用了赵括,致有长平之败;三国时,孔明误遣马谡,才有街亭之失。(解放军报《没有好瓦匠用不了的砖》)【典故】出自清代申居郧《西岩赘语》,人才各有所宜,用得其宜,则才著;用非其宜,则才晦。【释义】著,即充分发挥;晦,即埋没。意思是,人的才能各不相同,用其所长,就能使其充分发挥作用;用非所长,就会埋没其才能。【赏析】用人所...
写材料用典: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例文】“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英雄不论出身、资历,只论实力、能力。“揭榜挂帅”机制,采用开放的心态、开放的方法,让更多的创新主体发挥作用,甚至放眼世界遴选一流的人才为我所用,能够在更大范围内激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不论是科研院所、公司企业、个人团队,谁有真本事就让谁来揭榜,谁能干成事就让谁来挑大梁。这不仅有利于破除体制障碍,加快科研进度,还能够高质量引进人才、高效率用好人才、高水平留住人才,形成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解放军报《“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典故】出自宋代司马光《之美举进士寓京师范此诗寄之》,结发声华盛,无疑屈未伸。何妨久垂翅,从此欲惊人。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行当解故褐,不惜化京尘。【释义】意思是...
写材料用典:德者,成和之修也【例文】修德正身,牢记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德者,成和之修也。”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出共产党员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人民是历史的主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四川日报《修炼“三德”学深党史》)【典故】出自战国庄周《庄子·德充符》,曰,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释义】德,即道德修养;和,即和谐和顺。意思是,(孔子)说,公平,没有比静止的水更公平的了,所以它可以作为镜子,成为标准。内心里充满蕴含而外表毫无所动。所谓德,就是事得以成功、物得以顺和的最高修养。德不外露,外物自然就不能离开他...
写材料用典:虽饮贪泉心不回【例文】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回望百年历程:重整旧山河、翻身求解放,团结御外辱、众志固金瓯,迎改革春风、兴开放大潮,书写新时代华章、向强国复兴迈进,哪一步不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力,哪一步不需要“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忍力,哪一步不需要“虽饮贪泉心不回”的自制力?(人民日报《不断增强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典故】出自唐代白居易《广府胡尚书频寄诗,因答绝句》,尚书清白临南海,虽饮贪泉心不回。唯向诗中得珠玉,时时寄到帝乡来。【释义】意思是,胡尚书一身清白来到南海任职,虽然饮用“贪泉”之水但内心保持原来的样子。比喻坚守底线,具有强大的自制力。【赏析】“贪泉”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德行》注引《晋安帝纪》,相传广州城外有一...
写材料用典:守少则固,力专则强【例文】“守少则固,力专则强。”当下,各个领域专业分工更加细化,尤需人们对工作专注投入。然而身处五光十色的信息化社会,浮躁之风弥散各个角落,使得专注投入越来越难。现实中,有的心无定向,这山望着那山高,盲目跟风,做事“三分钟热度”,结果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致使主业荒疏、武艺不精。(解放军报《专注投入出业绩》)【典故】出自晋代陈寿《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以饱待饥,以逸击劳;师不欲久,行不欲远;守少则固,力专则强。【释意】守,即守卫。固,即牢固。专,即集中。意思是,守卫的地方少,就能守得牢固;兵力集中在一起,力量就强大。【赏析】该典故是古人行军打仗的经验之谈,对于做人做事也有深层次的指导作用。20世纪50年代,我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
写材料用典: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例文】“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带兵也要出于为兵“计深远”的考虑去爱兵,为士兵的未来着想,真心实意帮助他们做好军旅人生规划,让他们明确努力方向如此,方能激发出他们在军营成长成才的动力,实现理想抱负和人生价值。(解放军报《做到爱兵有道》)【典故】出自先秦刘向《触龙说赵太后》,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释义】意思是,左师公说:“父母爱子女,就要为他们考虑得长远些。您送燕后出嫁时,她上了车还握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惦念、伤心她的远嫁,这也够伤心的了送走以后,不是不想念她了;...
写材料用典:忧先于事者,不及于忧;事至而忧者,无及于事【例文】当年卢沟桥的枪声提醒我们,“忧先于事者,不及于忧;事至而忧者,无及于事”。很多时候,忧患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忧患意识。没有忧患意识,思想就会麻痹,斗志就会消沉。一个民族有了忧患意识,才能自强不息;一个国家有了忧患意识,才能兴旺发达;一支军队有了忧患意识,才能无往而不胜。(解放军报《永远不能忘记卢沟桥的枪声》)【典故】出自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五十三》,绛表贺曰:“乃知忧先于事,故能无忧;事至而忧无救于事。”【释义】意思是,如果事前有思虑,在做的时候就不会有可忧的困难出现;若是事到临头才去担忧,对事情已经没有什么帮助了。【赏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为人处世要注重增强忧患意识,做到...
写材料用典:凡不能俭于己者,必妄取于人【例文】“凡不能俭于己者,必妄取于人。”一个人如果不能“俭于己”,挥霍无度、欲壑难填,必定向别人乱“伸手”。以案为鉴,很多官员的贪腐,追根溯源就是从奢侈浪费、贪图享受开始的。贪腐之风的背后往往是奢靡之风。(中国纪检监察报《欲教以廉当先使俭》)【典故】出自清代魏禧《日录里言》,凡不能俭于己者,必妄取于人;当省而不省者,必至当用而不用。【释义】意思是,凡是那些自己不能节俭的人,必然会对他人乱加占取;应该节省却不节省的人,必然会到了该用的时候却无所使用了。【赏析】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直把勤俭节约作为传家之宝、修身之本。《尚书》教诲“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左传》训诫“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墨子断定“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写材料用典: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例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如果领导干部都把不羡浮华、崇俭尚廉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素质、一种行动自觉,那么,我们干部队伍拒腐防变的能力定会有质的提升,尚俭戒奢的美德定会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中国纪检监察报《欲教以廉当先使俭》)【典故】出自《诗经·邶风·雄雉》,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释义】忮,即嫉妒;臧,即善、好。意思是,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在一起站着,而不觉得自己耻辱的人,大概只有仲由吧?不嫉妒,不贪求,什么行为能不好呢?【赏析】这段话是孔子告诫弟子子路的一段话,希望子路不要满足于目前已经达到的水平,因为仅是不贪求、不嫉妒是不够的,还要有更高的更远的志向,才能成就一番大...
写材料用典: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例文】所谓“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强健好党性修养的主心骨,增强抵御各种诱惑的定力和内功,人生才能充盈,公益才能昭彰。工作生活中,欲望无时不有诱惑无处不在,惟有坚定地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让廉洁自律成为一种觉悟,让慎独慎微成为一种习惯,让淡泊名利成为一种品质,才能做到门如市、心如水,身外物、不奢求,由内而外构筑起抵御诱惑的坚强防线。(人民日报《学会管理欲望是为官须涵养的能力》)【典故】出自唐代白居易《伤唐衢二首》,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常排伤心事,不为长叹息。忽闻唐衢死不觉动颜色。悲端从东来,触我心恻恻。【释义】这首诗反衬诗人听到友人唐衢死讯的悲痛心情,意思是,自从我专心于大道的精义,外界的事物很少能侵袭。现可指沉...
写材料用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例文】“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一个政党,如果没有共同的信仰,就等于没有政治灵魂、形同一盘散沙。信仰因其高远,往往需要与不同阶段的具体奋斗目标结合起来,逐步变成社会的现实和历史的真实,从而转化为内心不可撼动的信念。(解放军报《增强信仰信念信心》)【典故】出处《《中庸·天命章》,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释义】道,本意为路,这里引申为原则、规律。须臾,表示很短的时间,片刻之间。意思是,凡是正确的原则,都是片刻不可以背离的;如果可有丝毫背离而无咎,那就不是真正正确的原则。所以明道之人于不闻、不睹之地,仍时刻保持戒慎恐惧的状态,不让最隐微处的违背正确原则的行为显现坐实,所以修行...
写材料用典: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例文】集成改革是一种结果指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工作方法,集中体现为一种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所谓“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没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就不可能下好集成改革这步“先手棋”。(新华日报《下好集成改革“先手棋”》)【典故】出自近代象棋特级大师杨官疄《弈林新编》,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释义】意思是,善于下棋的人谋划整盘棋的局势,不善于下棋的人谋划每一颗棋子。【赏析】所谓“弈者”,就是下棋的人;所谓“势”就是指客观形势的变化、战略战术的运用、敌我力量的布局和事物发展的趋向。所谓“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主要强调要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看全局就是要从各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