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居其位、安其职,尽其诚而不逾其度【例文】各级领导机关把握好“人勤”的辩证法,遵循规律、遵照程序,妥善处理好“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的辩证关系,做到“居其位、安其职,尽其诚而不逾其度”。同时,要自觉坚持与法规“对表”,厘清职能定位、区分层级抓建,做到参与不干预、到位不越位、放手不撒手、帮扶不搀扶,确保党委“统得住”、机关“抓得好”、基层“动起来”,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基层的生动局面。(解放军报《把握好“人勤”的辩证法》)【典故】出自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居其位、安其职,尽其诚而不逾其度。【释义】意思是,在某这个职位上,就要对所从事的工作全心全意,承担起应承担的义务,忠诚履行职责但又不越权。【赏析】古人云:“人而无责,于世何益”。每个人都有自...
【写材料用典】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例文】人平不语,水平不流。凡事出于公心,为政公正无偏,持法务本公允,哪怕是受到惩戒之人也会投以认同、报以敬佩。诸葛亮为蜀国丞相时,罢黜廖立、李严,把他们放逐到南中。但诸葛亮病逝,廖立闻之痛哭流涕,李严更是因哀伤过度发病而死。对此,《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道:诸葛亮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诸葛亮被后人称为“完人”,离不开他的做官公道、为人公正。(解放军报《先公道而后身名》)【典故】出自晋代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今日公文网——速公文——每个笔杆子必备的百万篇公文...
【写材料用典】尽小者大,慎微者著【例文】厚立从政之德,要多积尺寸之功。“尽小者大,慎微者著”。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也见品德。拘小节就是立大德。骄纵起于奢侈,危亡起于细微。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常拘小节,多积寸功,关键就看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能不能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常怀敬畏之心,始终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自觉防微杜渐,方能得其始终,全其声名。(人民日报《厚立从政之德多积尺寸之功》)【典故】出自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九.出宗孝武皇帝上·建元元年》,言出于己,不可塞也;行发于身,不可掩也;言行,治之大者,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故尽小者大,慎微者著;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销膏而人不见也;此...
【写材料用典】尚贤者,政之本也【例文】“尚贤者,政之本也。”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干部考评的过程,就是对干部精准“画像”的过程,要多层次“打分”、多角度“呈现”,牢固立起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解放军报《干部考评须精准“画像”》)【典故】出自东周墨子《墨子·尚贤》,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倘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释义】意思是,崇尚贤能的人,是为政的根本。【赏析】治国之要,首在用人。墨子取法古代圣王故事,主张用人不论出身、不论门第,“举义不避贫贱”“举义不避亲疏”“举义不避远近”。墨子的尚贤思想...
【写材料用典】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例文】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古老民族,更是自强不息、朝气蓬勃的青春民族。在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中,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始终有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情怀,始终有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信念,始终有着“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期待。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人民日报《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典故】出自清代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
【写材料用典】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例文】敢于负责就要吃得苦。“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人民群众的幸福路,离不开领导干部的俯身耕耘。干部吃得苦中苦,群众方得甜中甜。毛泽东指出,苦菜里也有政治营养。与绝境重生的万里长征、舍生忘死的革命前辈相比,我们现在吃的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对人民群众有利,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不能辛苦一点就抱怨发牢骚。(学习时报《让敢于负责成为干部代名词》)【典故】出自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钱镠《钱氏家训》,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严以驭役,宽以恤民。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
【写材料用典】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例文】对共产党人来说,品高就是党性强。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现在的一些党员干部,最入不了百姓心的就是一个“私”字:用人,用“私门”;办事,循“私情”;好处,给“私亲”。这样损公肥私、假公济私的领导干部,何谈品格!何谈党性!古人云,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因此,只有坚守党性,一心为公,才能堂堂正正、赢得人心。(人民日报《走心时代如何“走心”》)【典故】出自宋代朱熹《朱文公政训》,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释义】意思是,官职没有...
【写材料用典】学道做工夫,正如人凿井【例文】“学道做工夫,正如人凿井。”理论学习就是一个如“凿深井”般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唯有发扬“凿深井”的精神深学真悟,才能练强“看家本领”,享受真理“甘泉”。(宁夏日报《理论学习有进步》)【典故】出自宋代释怀深《偈一百二十首其十三》,学道做工夫,正如人凿井。一日见泉源,平生用不尽。【释义】意思是,学习道艺要下的工夫,就好比人们日复一日开凿水井一样。比喻做事情需要持之以恒。【赏析】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如果轻视初始的细微积累,不屑于平日的具体努力,而企图一朝之间成就大事业、大学问,那只能是白日作梦。《老子》讲,“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今日公文...
【写材料用典】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例文】“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认识到差距只是开始,把感触、启迪、冲击、压力转化为发展动力、追赶活力,才是关键。事业是一点一滴干出来的,道路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不难发现,无论是那里的干部、群众还是企业家,干事创业都有一种不自满、不守旧、不懈怠的劲头。(宁夏日报《“实”字打底促发展“干”字为要立潮头》)【典故】出自明代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前辈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释义】意思是,学习贵在善于思考。心存怀疑,有小的的疑问和困惑并去思考,就会有小的进步;有大的的疑问和困惑并去思考,则会有大的进步。怀疑这东西,是觉醒领悟的基础...
【写材料用典】好贤而不能任,能任而不能信,能信而不能终,能终而不能赏【例文】为担当者担当,敢于担当的干部才能如春草怒生;为负责者负责,敢于负责的干部才能如洪波涌起。否则,“好贤而不能任,能任而不能信,能信而不能终,能终而不能赏,虽有贤人,终不可用矣”。《史记》中记载,汉文帝曾对冯唐感叹,如果我有廉颇、李牧这样的将军,还用为匈奴操心吗?冯唐不客气地说:“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待冯唐细细说出其中理由,汉文帝听后转怒为喜,当即采纳了冯唐的谏言。(人民日报《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典故】出自唐代陈子昂《答制事问·重任刑科》,好贤而不能任,能任而不能信,能信而不能终,能终而不能赏,虽有贤人,终不可用矣。今日公文网——速公文——每个笔杆子必备的百万篇公文...
【写材料用典】夫物芸芸,各归其根【例文】“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共产党人,必须以“三严三实”为标准,立足岗位、躬身实践、锐意进取,为实现“四个全面”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解放军报《共产党人永远不能丢根忘本》)【典故】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释义】意思是,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赏析】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根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血脉源头,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力量支撑。毛泽...
【例文】“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把问题当问题,才能不出问题。不敢正视、不愿解决问题,就会陷入一种“怪圈”:一旦发现问题,又不快速解决,久而久之把现实问题硬生生拖成了遗留问题,又把遗留问题“顺其自然”同化成了见怪不怪,用所谓“历史的眼光”把习以为常、司空见惯定性为“无解”,最终堂而皇之把“历史问题”继续留给历史、成了“没有问题”。(烟台日报《正视问题背水一战》)【典故】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一章,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释义】意思是,正因为有道之人能够改正自身错误,清楚自身的不足,纠正自己的缺点,所以他们能够避免让自己面临损伤。【赏析】我国古代圣贤多数都是反躬自省之人。孔子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写材料用典】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例文】“爱惜羽毛”一词,源自西汉刘向的《说苑·卷第十七·杂言》:“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这句话用类比的手法,以鸟兽对羽毛、爪牙的爱护,说明一个人须注重名声、口碑才能立身处世的道理,后来引申为形容一个人爱护名节的成语。(中国纪检监察《爱惜羽毛的“老好人”做不得》)【典故】出自西汉刘向《说苑·卷第十七·杂言》,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释义】意思是,仁人君子注重自己的言论是否得当,孔雀关心自己的翎羽是否美丽,老虎、豹子等猛兽在意自己的爪子是否锐利,这都是他们各自修炼、提高自身的方法啊。【赏析】纵观历史,爱惜羽毛有积极一面,但也有消极影响。苏武北海牧羊十几年而...
【写材料用典】夫为政者,莫善于清其吏也【例文】“夫为政者,莫善于清其吏也。”清廉乃为官之本,自古以来,许多清官廉吏、贤人君子把清廉品格作为毕生价值理想和政治实践追求。杨震拒金,不畏人知畏己知;吴隐之饮“贪泉”,不改清廉心;陆绩返乡,以石压舱,等等。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他们的清廉思想和实践,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纪检监察报《至论不如清》)【典故】出自唐代魏征、虞世南、褚遂良及萧德言等人合编的《群书治要》,夫为政者,莫善于清其吏也。【释义】意思是,治理政事,最好的办法是使其官吏保持清正廉洁。【赏析】“公生明,廉生威。”自古以来我们的文化传统和主流观念就有重廉、崇廉、养廉的价值导向,历代明君贤臣更是把清正廉洁作为为官的修身之本和从政之要。从“吏不廉平,则...
【写材料用典】夫为将者,有勇不如有智,有智不如有学【例文】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胜战的背后离不开学习,离不开“脖子以上的武装”。古人讲:“夫为将者,有勇不如有智,有智不如有学。”事实上,凡是功高盖世、彪炳史册的将帅,都是酷爱读书、勤奋求知的博学之才。(解放军报《加强“脖子以上的武装”》)【典故】出自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九回,夫为将者,有勇不如有智,有智不如有学。君如求智勇之将,不患无人;若求有学者,臣所见惟郤縠一人耳。【释义】意思是,作为将领,有勇气不如有才干,有才干不如有学问。【赏析】“将在谋而不在勇”。曹刿论战时说:“夫战,勇气也。”但实际上,衡量一个将领的优劣要将谋略放在第一位、勇武放在第二位。我国古代许多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
【写材料用典】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时行不至,反受其殃【例文】敢为事业用人才,考验的是眼光和担当。“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时行不至,反受其殃”。迈步新征程,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面对船到中流、不进则退的考验,要实现“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依靠人才队伍的强力担当。(解放军报《多修“台阶”少垒“门槛”》)【典故】出自汉代刘向《说苑·谈丛》,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天地无亲,常与善人。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释义】意思是,上天赐予的东西不接受,反而会受到惩罚;时机到了不行动,反而会遭受祸殃。【赏析】机遇意识,是一种体现预见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战略思维。国人对机遇的认识可以追溯...
【写材料用典】天下之患,莫大于不知其然而然【例文】“天下之患,莫大于不知其然而然。”“知识里手”虽然学了不少、看似谙熟,但实则“夹生”,没有真正学懂弄通、融会贯通,难以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是十足的知识“搬运工”、典型的“死读书”,最终也必然成为“书呆子”、变成“客里空”。恰如李白《嘲鲁儒》所云:“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解放军报《莫做“知识里手”》)【典故】出自宋代苏轼《策略》其一,天下之患,莫大于不知其然而然,不知其然而然者,是拱手而待乱也。【释义】意思是,天下的祸害,没有比不知道祸害是怎样形成的这种事更大的了。【赏析】“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全在于实践。党员干部加强学习,根本...
【写材料用典】天下之大,唯畏法度者最快活【例文】敬畏法纪。“天下之大,唯畏法度者最快活”。唯有敬畏法纪,才能行稳致远,必须始终心存敬畏,自觉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首要位置,把敬畏法纪制度作为履职尽责的重要保障,遵章办事,严守法纪,把敬畏法纪体现在本职工作的方方面面,按政策要求办,按工作程序办,按岗位职责办。(南昌日报《以最燃的“在状态”书写精彩答卷》)【典故】出自《明史》记载的一个故事。朱元璋一天早朝问大臣:“天下谁最快活?”大臣们一时楞不过神来,过了一会儿,有人说历成名就最快活,有人说富甲天下最快活,朱元璋听了不以为意。这时一名叫万钢的大臣回答:“畏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听后很是满意。【释义】意思是,天下最大事,只有敬畏法度的人最为自由。【赏析】古人云:欲知...
【写材料用典】外疾之害,轻于秋毫,人知避之【例文】古语云:“外疾之害,轻于秋毫,人知避之;内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之避。”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说到底是内因决定外因,内因起决定作用。党员干部要对自己“动真格”“敢揭疤”,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不断增强自我揭短的诚意和勇气,正确看待并有效解决自身的积弊陋习,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我们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解放军报《以自省破“心中贼”》)【典故】出自北齐刘昼的名言,外疾之害,轻于秋毫,人知避之;内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之避。【释义】意思是,外部对人体的伤害,比羽毛还轻,因为大家看得到可以马上处理;内部对人体的伤害,比泰山还重,因为大家无法察觉,以至于根本无法规避。今日...
【写材料用典】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例文】“底线”原指“长方形比赛场地中短边的边线”,也指事物发生质变的临界点,一旦突破底线,事情就会发生质变。“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底线思维的实质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一种行动哲学,是推动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治理智慧。(学习时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底线思维”》)【典故】出自春秋左丘明《春秋·左传·文公六年》,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求而无之,实难,过求何害?【释义】意思是,预备好意外的事,这是古代的好教训。临时去请求而没有得到,这会遇到困难。所得虽然一时用不着,有什么害处?【赏析】在中国历史上,“备豫不虞”是长期积淀的深邃智慧。《易经·系辞下》说“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左传》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