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今日妙笔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标签“逻辑”的相关文档,共41条
  • 科学把握未来产业发展逻辑

    科学把握未来产业发展逻辑VIP

    科学把握未来产业发展逻辑未来产业是重塑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格局最活跃的变革力量,是牢牢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所在。我国发展未来产业具有巨大潜力,要坚持全球视野、未来眼光,科学把握未来产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加速推进顶层设计、战略布局,在动态调整中为未来产业拓展广阔发展空间。一要科学把握未来产业发展的理论逻辑。随着未来产业的探索实践不断深化,我们对未来产业的支撑动力、发展阶段、重大影响的认识不断清晰。从底层技术看,科技创新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最初一公里”,未来产业孵化培育既源自未来网络、未来材料等前沿技术的重大突破与产业转化,也得益于技术与技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并赋能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从需求场景看,市场需求是未来产业...

    2023-09-0811922.18 KB35
  • 【党课讲稿】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内涵

    【党课讲稿】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内涵VIP

    【党课讲稿】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系统阐发,形成了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来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进程从...

    2023-09-0823112.87 KB43
  • “三个务必”的理论逻辑、历史依据和实践要求

    “三个务必”的理论逻辑、历史依据和实践要求VIP

    “三个务必”的理论逻辑、历史依据和实践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三个务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和优良作风的坚守,是对全党提出的根本性政治要求。理解把握“三个务必”的理论逻辑、历史依据和实践要求,有利于增强全党践行“三个务必”的自觉与主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三个务必”的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是“三个务必”的理论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向全党同志发出“三个务必”的政治动员和思想号令,是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深刻认识,是...

    2023-09-0810022.52 KB8
  • 公文写作要逻辑清晰

    公文写作要逻辑清晰VIP

    公文写作要逻辑清晰文章要讲究文法、修辞和逻辑。好的文章,既有思想力量,又有艺术感染力,还有强大的逻辑力量。公文是逻辑思维的产物。一篇好的公文,通常具有语言周密、思维严谨、概念明确、判断恰当、结构合理、观点鲜明、逻辑合理、推理清晰的特点。公文的逻辑性,更多地体现在写作思路上。讲究逻辑,就是指使用概念和判断进行推理时要有逻辑性,必须注意词汇的逻辑界限,注意整篇文章的条理,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和内部联系,不能相互冲突和矛盾。同时还要注意文章的准确性、条理性和一贯性。公文的逻辑性重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在确立主旨中体现逻辑思维主旨是公文的灵魂和统帅,是通过文章的具体材料表达出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观点。公文要形成正确的、新颖的、有价值的观点,必...

    2023-09-0811512.85 KB41
  • 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起点、历史展演与价值旨归

    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起点、历史展演与价值旨归VIP

    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起点、历史展演与价值旨归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它批判地吸收了西方现代化的一切积极成果,打破了长期以来“西方中心论”的统治神话,在实践中成功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纵观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现代化的进程无疑开始于资产阶级革命。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开始从传统社会逐渐跃升到现代社会,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驱动下,资本主义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地域性的生产被世界性的生产所取代,历史逐渐成为世界历史,西方开始取代东方成为世界...

    2023-09-0822129.69 KB36
  • 高校党建品牌建设的逻辑、困境与路径思考

    高校党建品牌建设的逻辑、困境与路径思考VIP

    高校党建品牌建设的逻辑、困境与路径思考(高校)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政治保障。在新时代背景下,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党建品牌建设对于落实党建要求、强化党建功能、塑造党建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作用,是提升高校党建质量、推动基层党组织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一、何以可能:高校党建品牌建设的逻辑诠释高校党建品牌建设是指高校基层党组织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政治目标、组织职责、组织方式、工作形式、工作水平等组织内部要素,通过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的资源整合与目标升华。开展高校党建品牌建设是党的理论创新的需要。开展品牌建设,深入挖掘党建工作中的特色与内涵,可以使党建工作在基层环节、实践领域取得创新突破。开...

    2023-09-0830724.8 KB13
  • 高校党建品牌建设的逻辑、困境与路径思考(高校)

    高校党建品牌建设的逻辑、困境与路径思考(高校)VIP

    高校党建品牌建设的逻辑、困境与路径思考(高校)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政治保障。在新时代背景下,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党建品牌建设对于落实党建要求、强化党建功能、塑造党建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作用,是提升高校党建质量、推动基层党组织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一、何以可能:高校党建品牌建设的逻辑诠释高校党建品牌建设是指高校基层党组织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政治目标、组织职责、组织方式、工作形式、工作水平等组织内部要素,通过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的资源整合与目标升华。开展高校党建品牌建设是党的理论创新的需要。开展品牌建设,深入挖掘党建工作中的特色与内涵,可以使党建工作在基层环节、实践领域取得创新突破。开...

    2023-08-0426428.6 KB5
  • 人的现实劳动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逻辑起点

    人的现实劳动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逻辑起点VIP

    人的现实劳动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逻辑起点美好生活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追求“美好生活”是中国人民对未来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与使命。要实现美好生活,必须要弄清楚实现美好生活的逻辑起点,而这一起点就是人的现实劳动。首先,“美好生活”的主体在劳动中形成。“美好生活”的主体无疑是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人,所谓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人,既不是过去的人,也不是未来的人,而是当下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人。马克思认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说来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而生产生活本来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

    2023-07-0816020.86 KB40
  • 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价值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价值逻辑VIP

    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价值逻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可以说,成功探索现代化新道路,是由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决定的。坚守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遵循依靠人民的价值原则,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释放植根人民的价值伟力,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人民价值逻辑。坚守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从来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尊重历史规律、把握历史主动,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了马克思主...

    2023-07-0816221.42 KB48
  • 【中心组研讨发言】从“中国之制”到“中国之治”的实践逻辑

    【中心组研讨发言】从“中国之制”到“中国之治”的实践逻辑VIP

    【中心组研讨发言】从“中国之制”到“中国之治”的实践逻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基于党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方面的理论积淀与实践探索,立足当下、面向未来作出的战略安排。全面深化改革往什么方向走,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回答好这一问题,就要完整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句话是一个统一整体,前一句确定了根本方向,这个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后一句确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两句话都讲,才是完整的、全面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通过...

    2023-07-0819111.59 KB9
  • 关于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治理逻辑的思考与探索

    关于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治理逻辑的思考与探索VIP

    关于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治理逻辑的思考与探索2022年x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鼓励各地高校积极开展与中小学思政课共建,共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对推进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治理”由“管理”演变而来,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相较于管理而言,治理更加强调多元协同、权责均衡的共建共治。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

    2023-06-1125428.79 KB29
  • “三个务必”的内在逻辑与精神力量

    “三个务必”的内在逻辑与精神力量VIP

    “三个务必”的内在逻辑与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的新论断新要求,与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既一脉相承又有创新发展。一方面,两者都体现出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警醒自觉以及永葆“赶考”的清醒坚定;另一方面,与前者相比,“三个务必”是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和“两个大局”、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进行新的团结奋斗和伟大斗争而...

    2023-06-118622.91 KB38
  • 关于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治理逻辑的思考与探索

    关于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治理逻辑的思考与探索VIP

    关于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治理逻辑的思考与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鼓励各地高校积极开展与中小学思政课共建,共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对推进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治理”由“管理”演变而来,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相较于管理而言,治理更加强调多元协同、权责均衡的共建共治。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复杂、动态...

    2023-06-1114219.37 KB49
  • 关于战略策略重要论述的三重逻辑

    关于战略策略重要论述的三重逻辑VIP

    关于战略策略重要论述的三重逻辑习近平指出,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深入分析习近平关于战略策略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对于准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政治智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习近平关于战略策略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战略和策略是理论向实践转换的中介。习近平关于战略策略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而独特的生成逻辑。1.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思想。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初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策略思想,“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

    2023-05-175316.06 KB33
  • 逻辑式梳理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逻辑式梳理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VIP

    即将部署开展的主题教育,先学一步、逻辑梳理。分为6个板块:核心内容、核心要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两个“两个”、形成脉络、重大意义。以下内容都是个人学习笔记,一切理论知识和解读以官方发布为准。[一]核心内容“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a.“十个明确”“十个明确”是战略思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八个明确”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了进一步概括。01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023-04-1522121.98 KB25
  • 党课: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中的资本逻辑批判及其现实启示

    党课: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中的资本逻辑批判及其现实启示VIP

    党课: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中的资本逻辑批判及其现实启示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的逻辑起点并不仅仅是对其源起的剖析,更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深入到资本主义生产内部,来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资本逻辑对人的剥削,深刻阐述了导致无产阶级贫困及两极分化的根源,并敏锐地意识到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借助资本对资本的消解,才能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之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当前,以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的逻辑起点为切入,全面梳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共同富裕的追梦路上如何处理资本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对深刻理解和推进共同富裕这一重大命题具有现实意义。一、资本逻辑批判:马克思...

    2023-03-3116418.73 KB24
  • 党课: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中的资本逻辑批判及其现实启示

    党课: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中的资本逻辑批判及其现实启示VIP

    党课: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中的资本逻辑批判及其现实启示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的逻辑起点并不仅仅是对其源起的剖析,更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深入到资本主义生产内部,来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资本逻辑对人的剥削,深刻阐述了导致无产阶级贫困及两极分化的根源,并敏锐地意识到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借助资本对资本的消解,才能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之路。正如xxx总书记指出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当前,以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的逻辑起点为切入,全面梳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共同富裕的追梦路上如何处理资本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对深刻理解和推进共同富裕这一重大命题具有现实意义。一、资本逻辑批判:马克思共同...

    2023-03-2716219.3 KB9
  • 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中的资本逻辑批判及其现实启示

    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中的资本逻辑批判及其现实启示VIP

    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中的资本逻辑批判及其现实启示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的逻辑起点并不仅仅是对其源起的剖析,更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深入到资本主义生产内部,来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资本逻辑对人的剥削,深刻阐述了导致无产阶级贫困及两极分化的根源,并敏锐地意识到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借助资本对资本的消解,才能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之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当前,以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的逻辑起点为切入,全面梳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共同富裕的追梦路上如何处理资本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对深刻理解和推进共同富裕这一重大命题具有现实意义。一、资本逻辑批判:马克思共同富...

    2023-03-237718.86 KB46
  • 研讨发言:正确理解和把握“两个确立”的必然逻辑

    研讨发言:正确理解和把握“两个确立”的必然逻辑VIP

    研讨发言:正确理解和把握“两个确立”的必然逻辑“两个确立”的提出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新时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核心要义,是开创未来、接续奋斗的时代要求。准确把握“两个确立”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有助于我们充分理解和深刻认识其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两个确立”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精髓要义,体现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必然逻辑形成并确立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历来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重大课题。“两个确立”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精髓要义,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自觉。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是马克...

    2023-02-1319920.65 KB30
  • 新时代增强国有经济“五力”理论逻辑与基本路径

    新时代增强国有经济“五力”理论逻辑与基本路径VIP

    新时代增强国有经济“五力”理论逻辑与基本路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党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这是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之后,党的重要文件中再次完整提到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以下简称“五...

    2023-02-1320226.49 KB20
确认删除?
开通会员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