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持久力量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也是国家治理之魂。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全面地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明确了文化建设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重要地位,并就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了战略部署。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在现代化全局中的重要作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文化在深度融合中繁荣发展,共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巩固发展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以更加开阔的历史观对待世界文明多样性,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发展增加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
涵养国家安全意识贵在深入重在持久本报评论员《人民日报》(2020年04月15日01版)4月15日是第五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连日来,各地以多种方式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全社会对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意义的认识,凝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共识和力量。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
《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着眼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取得显著成绩。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泛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同时要看到,新形势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仍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载体方式不适应等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