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今日妙笔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公文之美的建构及其教学反思VIP专享

公文之美的建构及其教学反思_第1页
公文之美的建构及其教学反思_第2页
公文之美的建构及其教学反思三国政治家、文学家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写道,“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指出公文乃治世之具,更是流传万代、永不磨灭的事业。提及公文,一般都会聚焦其“上传下达、左右联络”的实际功用,少有人注意其审美价值,甚至将两者对立起来。公文是否具有审美性?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将直接关系到公文的写作。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文艺心理学》中写道:“实用性与艺术性不是互相排斥而是相辅相成的。实用性的文章也要求能产生美感,正如一座房子不但要能住人而且要样式美观一样。”也就是说,“好”的公文是讲求美的,不仅要有合乎“美”的外在形式,更要体现“美”的时代精神。但是,由于一贯的认知局限,在公文教学过程中,未能将“美”的元素融合进来,难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美的共识、共鸣和共情,从而影响课程育人成效。一、发现公文之“美”想要发现公文之“美”,首先要打破人们固有的“公文因其实用性和工具性从而与‘美’无缘”的刻板印象。从公文的实用性出发,体现作者“社会美”的审美理想。公元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兵北伐,行前写《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让人动容;街亭失利,写出《后出师表》,以“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闻名于世。公文的真实性凝聚作者的审美创造。1931年,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许多人悲观失望,毛泽东发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预言中国革命,“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本站所有文档资料仅供个人学习参考使用,禁止商用和恶意下载二次传播,一经发现禁用违规账号所有权限,费用不予退还,情形恶劣者,我站将追究侵权责任。

如遇难题,请添加客服微信解决,客服微信:17651088828

今日妙笔官方认证作者56+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今日妙笔汇总百万篇公文范文素材,紧跟时政,实时更新,精品原创。关注公众号“今日妙笔”不迷路。

月度热门下载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开通会员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