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今日妙笔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中的“学”与“仕”VIP专享

《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中的“学”与“仕”_第1页
《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中的“学”与“仕”_第2页
《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中的“学”与“仕”陆九渊《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名篇。该文为陆九渊受朱熹邀请,至白鹿洞书院演讲后留下的文字记录。文中围绕《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指出官员不应计较个人功名利禄,而应以家国天下为怀;学者不应计较考场得失,而应致力于阐明道义。全篇言辞恳切、感情真挚、行文流畅、语言优美,至今仍然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陆九渊则是心学的奠基人,二人生活在同一时代,但学术思想大相径庭。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二人曾在鹅湖寺聚首。由于理念上的巨大分歧,这场著名的“鹅湖之会”以双方的不欢而散告终。但二人都是追求真理、胸怀宽广的人,一直在寻找求同存异、再次切磋的机会。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任南康知军。上任不久,朱熹便找到庐山脚下曾经盛极一时但当时荒废已久的白鹿洞书院,多方募资重建校舍。淳熙八年(1181年),白鹿洞书院刚刚兴复,朱熹便邀请陆九渊前来会讲,陆九渊也慨然应允。这次相见的气氛非常融洽。两人一起畅游庐山名胜,途中朱熹感叹:“自有宇宙以来,已有此溪山,还有此佳客否?”将陆九渊引为知己。在朱熹的极力主张下,陆九渊在书院登坛开讲,最终留下了《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这一千古名篇。在讲演的开头,陆九渊引用了《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随即提醒学者们要“切己观省”,以便充分吸收此章的营养。陆九渊此言针对的是汉唐以来颇为盛行、在宋代仍有影响的经传注疏之学。这种学问主要将包括《论语》在内的经典作为解释的对象,甚至仅仅作为展示自...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本站所有文档资料仅供个人学习参考使用,禁止商用和恶意下载二次传播,一经发现禁用违规账号所有权限,费用不予退还,情形恶劣者,我站将追究侵权责任。

如遇难题,请添加客服微信解决,客服微信:17651088828

今日妙笔官方认证作者64+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今日妙笔汇总百万篇公文范文素材,紧跟时政,实时更新,精品原创。关注公众号“今日妙笔”不迷路。

月度热门下载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开通会员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